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05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谏造大像疏》中,“翦发解衣,仍渐其少”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排比
B.对偶
C.夸张
D.比喻
2.《复雠议并序》的作者是( )
A.江淹
B.苏轼
C.韩愈
D.诸葛亮
3.在汉代,立太子、后妃、诸侯王和拜命三公,一般使用( )
A.戒书
B.诏书
C.策书
D.制书
4.秦始皇时,实行公文文种规范化,改皇帝之令为( )
A.诏
B.诰
C.制
D.策
5.清代自雍正朝开始,草拟谕旨的机构是( )
A.内阁
B.南书房
C.内务府
D.军机处
6.《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一文所处的时代为(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7.在我国古代,与“咨呈”对应运用的文种是( )
A.照会
B.揭帖
C.关
D.咨
8.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准君命文种,由皇太子、诸王颁下之文称为( )
A.令
B.令书
C.令旨
D.教
9.从行移属性辨析,民国时期的“通知”属于( )
A.上行文种
B.平行文种
C.下行文种
D.议决文种
10.1927年8月13日,国民党南京政府发布《公文程式条例》,将“大总统令”、“院令”、“部令”合并为( )
A.令
B.命令
C.训令
D.指令
11.在民国时期,布告的用途发展到( )
A.对公众有所劝诫
B.惩戒有关人员
C.做出重大决定
D.传达重大决定事项
12.建国初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由政府部门负责人直送政府首长批返的上行公文是( )
A.报告
B.请示
C.签报
D.呈
13.“答复下级机关请示”,应采用的公文是( )
A.批示
B.批复
C.复函
D.函
14.“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文种是( )
A.通知
B.通报
C.通告
D.报告
15.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主要精神、议定事项的议决类文种是( )
A.决定
B.决议
C.议案
D.会议纪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表”的特色是用于陈情。表文中,陈情的“情”的含义是( )
A.情况
B.情理
C.情志
D.情感
E.情景
17.《上东宫启》一文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代称皇太子的词有( )
A.殿下
B.万方
C.副君
D.万国
E.东宫
18.清代“揭帖”的类型包括( )
A.随奏本揭帖
B.随奏折揭帖
C.随题本揭帖
D.随启本揭帖
E.随奏状揭帖
19.在《众议员罗永庆等对政府质问书》中,指辛亥革命烈士的文句“青磷碧血,未招屈子之魂;白草黄沙,罔恤若敖之鬼”,所采用的修辞手段有
( )
A.叠字
B.对偶
C.排比
D.比喻
E.借代
20.袁世凯政府中、后期增设的大总统策令用于( )
A.任免文武职官
B.颁给爵位、勋章并其它荣典
C.大总统对于人民之宣示
D.大总统裁答各官署之陈情
E.公布教令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谏造大像疏》中“尊容既广,不可露居”一语,使用的修辞手段是_____________。
22.在我国古代,根据封建礼法,居下者不得直称尊长者之名,以示敬,称为_____________制度。
23.在我国古代“详”主要用于明清时期,由下级就重要事项向_____________上级详细汇报、请示政务。
24.古代官府印章类型,有印、_____________、钤记之分。
25.教,是封建社会由_____________、长官训诲僚属的下行文种。
26.词汇义,是根据词语通常适用范围以_____________来规范了的词义。
27.1942年1月,《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设置了五种辅助公文,并规定:“指示信不能代替_____________”。
28.1912年11月6日,北洋政府发布的公文程式令规定,大总统令的生效手续有二:一是“由大总统盖印”,二是_____________。
29.具备正规公文格式(如有文头、编号、加盖机关印章)的函,称为_____________函。
30.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公文文种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