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4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试题 (完整word版)(二)
2013-01-18 06:56: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46.根据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连词“之”的用例,归纳总结连词“之”的用法和特点,要求结合具体句例说明。(3分)

  (1)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2)民之有口也,猶士之有山川也。

  (3)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4)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5)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6)晋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晋人伐諸蒲城。

  (7)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8)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47.从下列材料中,分析出古今词义差别的几种情况。(4分)

  (1)售,古义指把商品卖掉,今义指整个销售活动。

  (2)坟,古义指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只指掩埋尸体的土堆。

  (3)焚,古义指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

  (4)恨,古义指遗憾、不满,今义指仇恨。

  (5)下流,古义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今义指人品低下。

  48.默写《季氏將伐顓臾》中,从“丘也聞有國有家者”至“既來之,則安之”之間的文句。(3分)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閒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 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49.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

  50.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51.當是時,楚兵冠諸侯。

  52.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

  53.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六、古文标点题(10分)

  54.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新式标点。

  蜀中類試相傳主司多私意與士人相約爲 暗號李季章季永同登庚戌科己酉赴類省試二公皆以文名一時而律賦非所長鄉人侯某者以能賦稱因資之以潤色既書卷不以詩示侯侯疑其必有謂将出門侯故少留李遂先出而侯踵其後至納卷所扣吏以二李卷子欲借一觀以小金牌與之吏取以示則詩之景聯皆曰日射紅鸞扇風清白獸樽侯即於己卷改用之既而皆中選二李謝主司主司問此二句惟以授於昆仲何爲 又以與人李怳然不知所以他日微有所聞終身與侯不協

  七、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孔子曰:“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夫仁者必恕,然后行。行一不義,殺一無罪,雖以得高官大位,仁者不爲也。夫大仁者,愛近以及遠;及其有所不諧,则虧小仁以就大仁,大仁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於妻子。妻子者,以其知營利,以婦人之恩撫之,飾其内情,雕畫其僞,孰知其非直!雖當時蒙榮,然士君子以爲大辱。故共工、驩兜、符里、鄧析,其智非無所識者,然而爲聖王所誅者,以無德而苟利也。竪刁、易牙毁體殺子以干利,卒爲賊於齊。故人臣不仁,篡弑之亂生;人臣而仁,國治主仁。明主察焉,宗廟太寧。夫人臣猶貴仁,况於人主乎?故桀紂以不仁失天下,湯武以積德有海土。是以聖主貴德而務行之。

  (一)解释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词(4分)

  55.行一不義,殺一無罪,

  不義:

  56.及其有所不諧,则虧小仁以就大仁

  就:

  57.大仁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於妻子

  及:

  58.竪刁、易牙毁體殺子以干利

  干: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或语法作用,并解释其意义(10分)

  59.擇不處仁,焉得知

  焉:

  60.夫大仁者,愛近以及遠

  夫:

  61.行一不義,殺一無罪,雖以得高官大位,仁者不爲也

  雖:

  62.竪刁、易牙毁體殺子以干利,卒爲賊於齊

  卒:

  63.人臣而仁,國治主仁

  而: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词性,并解释其意义(6分)

  64.雖當時蒙榮,然士君子以爲大辱

  以爲:

  65.然而爲聖王所誅者,以無德而苟利也

  然而:

  66.是以聖主貴德而務行之

  是以: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06年1月自考高级日语(二.. 下一篇全国2004年1月自考《古代汉语》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