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课程代码:006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在美国,时间为( )
A.1918年5月 B.1920年11月
C.1922年11月 D.1923年7月
2.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在(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3.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在延安诞生的时间是( )
A.1938年 B.1940年
C.1942年 D.1945年
4.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的特点在于( )
A.传播范围广 B.声画合一
C.图像清晰 D.声音逼真
5.在传播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的各种形式和手段的总和,称之为( )
A.传播媒介 B.传播特点
C.传播方式 D.传输系统
6.广播声音的三要素为( )
A.语言、音乐、音响 B.对话、音乐、自然声
C.播音、乐曲、配乐声 D.语言、音乐、自然声
7.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主要发挥了分析性专题的( )
A.舆论监督功能 B.纪实功能
C.表意功能 D.结构功能
8.“(出雨声,混压一)凌晨,锦州地区大雨如注。”这段文字中,以出雨标明的音响是( )
A.主体音响 B.环境音响
C.背景音响 D.骨干音响
9.在摄像采访拍摄时,要时时想到表现的需要,尽可能为后期制作提供高质量的音像材料,这反映了拍摄具有( )
A.美化功能 B.教化功能
C.记录功能 D.批判功能
10.被称为定位镜头的是( )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11.在新闻节目中,占主导地位的体裁是( )
A.专稿 B.消息
C.新闻评论 D.通讯
12.电视新闻在中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是从( )
A.1987年开始 B.1989年开始
C.1993年开始 D.1997年开始
13.实况广播,又称实况转播或( )
A.录音访谈 B.录音通讯
C.现场直播 D.录音报道
14.与报刊通讯比较,广播通讯的语言更加讲究通俗化和( )
A.口语化 B.民族化
C.大众化 D.简单化
15.新闻专题节目产生故事性的关键在于抓( )
A.细节 B.故事
C.矛盾冲突 D.发展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广播电台最早开辟“广播评论”节目是在(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7.电视评论中的同期声,除了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外,还有一种是( )
A.自然环境的同期声 B.访谈的同期声
C.动物世界的同期声 D.社会背景的同期声
18.增加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量,重点在增加( )
A.广播电视消息信息量 B.广播电视专题信息量
C.广播电视评论信息量 D.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信息量
19.记者没有出镜,或者有多位记者出镜的新闻,一般由播音员或主持人( 来源:91 考试网; )
A.配音解说 B.撰稿
C.编辑合成 D.主持
20.电视新闻的重要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 )
A.画外音 B.独白
C.旁白 D.同期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l.下列电视栏目中,属于电视评论栏目的有( )
A.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B.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
C.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 D.中央电视台《幸运52》
E.东方电视台《东视广角》
22.电视的符号系统包括( )
A.声音 B.电波
C.图像 D.屏幕文字
E.音乐
23.录音采访,必须从新闻题材提供的可能性出发,这里所说的可能性包括( )
A.新闻题材是否蕴含音响 B.题材蕴含的音响能否采录到
C.是否需要录音采访 D.是否宜于公开播出
E.对象是否愿意接受采访
24.面对突发性事件,电视记者应该( )
A.及时改变采访计划
B.把精力和摄像机镜头集中于捕捉最富表现力的画面
C.按照原来的采访计划行事,不为所动
D.向领导汇报后再做决定
E.拍摄完事件过程后立即访问当事人,然后向领导汇报
25.新闻性专题节目可分为( )
A.公众性节目 B.教育性节目
C.对象性节目 D.服务性节目
E.文艺性节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6.树立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27.录音剪辑的制作要领有哪些?
28.广播间奏乐参与节目内容有哪几种方式?
29.什么是突发性事件摄像采访?
30.广播消息的结构要求是什么?
31.现场直播新闻的采制和播出条件是什么?
32.实况广播的传播特点是什么?
33.电视纪实性专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4.广播评论究竟是什么?
35.简述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