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教育学试题
课程代码:0074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世纪较有影响的美术教育家有英国的赫伯•里德、美国的( )他们是“工具论”的代表。
A.艾斯纳
B.罗恩菲德
C.布鲁纳
D.阿恩海姆
2.国家教委1989年底在南京师大创办了国家级刊物( )。
A.中国美术
B.中国美术教育
C.美术
D.美术教育
3.美术教育特征为美术教育目的的( )和教育对象的全民性。
A.多样性
B.综合性
C.素质性
D.全民性
4.所谓美术教育价值,是在有组织有步骤地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美术能力的过程中,以谋求主体发展与客体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主体获得发展的( )。
A.潜能
B.技能
C.知识
D.素质
5.以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为本身( )。
A.美术
B.艺术
C.教育
D.绘画
6.唐代美术理论家( )提出绘画的功用是“成教化,助人伦”。
A.张彦远
B.谢赫
C.王延寿 &n来源:91exam .orgbsp;
D.郭熙
7.法国哲学家、教育家( )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视力和敏捷的手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世界。
A.歌德
B.黑格尔
C.伏尔泰
D.卢梭
8.美术教育过程中凝聚着各种炽烈的情感,其中( )就是一种重要的情感教育。
A.品格
B.意志
C.信心
D.自信
9.达•芬奇认为:( )是人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要道,是最准确的感官。
A.眼睛
B.知觉
C.视知觉
D.视觉
10.非智力因素即( )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价值都属于隐性价值。
A.人格
B.性格
C.兴趣
D.主观
11.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应重视创造性( )。
A.思维
B.想象
C.观察
D.表现
12.( )是指在美术学习中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心理倾向。
A.观察力
B.学习兴趣
C.创造意识
D.创造性思维
13.( )著名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14.美术教育思想是由三种形态表现出来,第一种形态即美术教育指导思想所体现的是( ),是一种宏观美术教育思想,可以促进人们树立或改变教育观念。
A.社会人们态度
B.国家态度
C.受教育者态度
D.教育者态度
15.时代进入( )以来,电脑走进美术设计领域,跃入美术教育的范畴,大大拓宽了美术教育的内容。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16.(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名言。
A.林风眠
B.蔡元培
C.鲁迅
D.丰子恺
17.历代维护教师尊严的核心,正是教师以自己言传身教的楷模行为所构成。( )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A.老子
B.墨子
C.庄子
D.孔子
18.近代教育家( )认为:教师应为人范,“范就是模范,可以为人的榜样。自己的行为要做别人模范”。
A.林风眠
B.鲁迅
C.蔡元培
D.丰子恺
19.( )学者克尔胜斯带讷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实验前期、定型图式期、线与形色期、平面画期、立体画期五个阶段。
A.瑞士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20.( )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绘画分为:感觉运动期、符号功能期、直觉思维期、具体操作期、形式操作期五个阶段。
A.瑞士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简述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特点。
22.简述造成美术教育的相对变化性的因素。
23.简述美术教学中备课的意义。
24.简述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25.简述组织教学中的指导性组织手段。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综述美术教育较为明显的两大目的及其关系。
27.综述评价教学态度中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评价。
28.综述美术教师应有的主要方面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