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5.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吟:
26.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战国策·赵策四》)
少益:
27.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勉学》)
保:
28.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列传》)
极:
29.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冯婉贞》)
无虑:
30.广张福罪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韩愈《华山女》)
狎恰:
31.中流失船,一壶千金。(《鹖冠子·学问篇》)
壶:
3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三峡》)
属引:
33.选贤与能。(《礼记·礼运》)
与:
34.秋来未省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杜甫《秋雨叹》之三)
省: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35.毛亨
36.许慎
37.杜预
38.司马贞
39.郦道元
40.邢昺
41.戴侗
42.朱骏声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3.《尔雅》
44.《广雅》
45.《札迻》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5分)
46.阅读下列古注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视车跡也○辙直列反)登轼而望之。([疏]登轼而望之○正义曰考工记云兵车之广六尺有六寸三分车广去一以为隧隧谓舆内前后深四尺四寸也三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式在舆间从前量之深一尺四寸三分寸之二也以其广之半为之式崇崇二尺三寸也谓当车舆之内去前轸一尺四寸三分寸之二下去车板三尺三寸横施一木名之曰轼得使人立於其后时依倚之曹刿登轼得臣云君馮轼皆谓此也)曰。可矣。遂逐齐师。
问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有几种可能的标点?请参考古注,你认为该怎样标点最好?为什么?(说明:“馮”爲“憑”即“凭”字之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