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互训 2.之为言 3.读若 4.当作 5.因声求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说文解字》是汉代文字学家____________的代表作。 2.训诂学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籍整理,一般不外乎对古籍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和翻译。 4.训诂的条例有三:一曰__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__。 5.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做____________,亦称____________。 6.改字的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做“破读”。 7.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邵晋涵的____________和郝懿行的____________。 8.清代的《说文》四大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家中,___________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 9.近人张相的《____________》一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唐宋元明诗词曲中的特殊词语作了较为来源:91 考试网系统的考释研究。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姜氏何厌之有?( ) 厌:满足。 2.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 哀思:哀念。 3.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 存:存在,这里指生活。 4.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 赊:语助,即“唦”。 5.不肤挠,不目逃。( ) 肤:肌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