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谓
2.之言
3.读如
4.当作
5.递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训诂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曰_________,二曰_________,三曰_________。
2.隋唐时期汇集_________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________的《经典释文》。
3.训诂的起源,应该上溯到_________,这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4.古书异例中的倒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情况。
5.《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_的代表作。
6.读破又称_________或_________。
7.大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今存十九篇,这十九篇的目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8.朱熹著述宏富,重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少益嗜食,和于身。( )
少益:稍稍更加。
2.解为人静悍。( )
静悍:沉静而勇悍。
3.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
倦极:疲劳极了。
4.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n来源:www.91exam.orgbsp; )
无虑:大概,大略。
5.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
疆理:经界,界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