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5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清晰word版)(一)
2013-02-18 11:31: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采访的性质,可以概括为(     )
A.是一种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B.是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C.是一种充满排他性的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
D.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职业的敏感性,文字功底和 口才,以及(     )
A.分析判断能力      
B.逻辑思维能力
C.随机应变能力      
D.多谋善断能力

3.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讲究辩证法,就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正确选择事 实,以及(     )
A.全面地看待事物      
B.运用“两点论”
C.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     
D.防止片面性

4.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     )
A.创造性思维活动      
B.顿悟性思维活动
C.思想认识的突破      
D.思想认识的飞跃

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     )
A.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B.埃德加•斯诺
C.爱泼斯坦       
D.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6.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 ,不可忽视;以及(     )
A.结合工作,重点攻关     
B.点点滴滴,积少成多
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     
D.勤于动手,随时积累

7.在采访中,记者“有采访意图”与“带框框”的原则区别集中表现在(     )
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     
B.是否尊重事实
C.是否按计划行事      
D.是否完成采访任务

8.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     )
A.隐性采访       
B.易地采访
C.巡回采访       
D.交叉采访

9.记者提出比较来源:91 考试网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 由发挥的余地。这是(     )
A.开放式提问       
B.诱导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激发式提问

10.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是(     )
A.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的访问   
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C.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   
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

11.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 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     )
A.个别访问       
B.召开座谈会
C.新闻发布会       
D.非集体采访

12.采写目击式新闻,记者一般运用(     )
A.同步观察       
B.事前观察
C.非闯入式观察      
D.侧面观察

13.采访中,必要时把被采访者的收藏品拿去请文物专家鉴定。这是(     )
A.间接核实       
B.多方核实
C.与本人核实       
D.技术检验核实

14.我国新闻的基本体裁——消息,主要脱胎于古代文体的(     )
A.散文        
B.小说
C.笔记文        
D.记叙文

15.所谓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指的是(     )
A.主题来自“头脑风暴”    
B.主题与题材一致
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     
D.从事实到新闻事实

16.记者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叫做(     )
A.新闻调查       
B.新闻选材
C.材料收集       
D.采集素材

17.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 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这在新闻写作学上称为(     )
A.形象导入法       
B.金字塔法
C.开篇点题法       
D.三角法

18.说明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置于消息开头的文字,叫做(     )
A.导语    
B.开头   
C.电讯    
D.电头

19.由党和政府授权发表的新闻,可以发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公报、决议,宣布党和政府 的重要决策、文件、声明、决定等,称为(     )
A.新闻公报       
B.政府公告
C.新闻文告       
D.新闻纪要

20.评述式导语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论时,表述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 记者直接发表评论;二是(     )
A.由编辑直接发表评论     
B.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
C.由第三人直接发表评论    
D.让新闻背后的人物来议论

21.消息中,有关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职务和性格特点等背景材料,称为(     )
A.家庭背景       
B.人物背景
C.社会背景       
D.出身背景

22.在新闻的各种体裁中,其产生、演变和发展一直同古典文学关系密切的是
A.评论        
B.专访
C.通讯        

D.消息
23.通讯写作中,以时间顺序为经、空间变换为纬,或者以认识顺序为经、事物性质为纬, 以及这两类之间的进一步交叉渗透的结构,称为(     )
A.时空结合式结构      
B.认识和性质结合式结构
C.纵横结合式结构      
D.概括和具体结合式结构

24.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应当抓住有关矛盾线索逐层展开,使人物置身于(     )
A.矛盾冲突之中      
B.人与人的矛盾之中
C.人、自然与社会冲突之中    
D.社会矛盾之中

25.新闻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现场新闻,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描写,经常用来表现事件或刻画人 物的手法是(     )
A.叙述、描写       
B.铺张渲染
C.白描、细描       
D.刻画描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新闻线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A.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D.形态多样,真假难辨
E.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27.以下属于采访录内容的有(         )
A.事件发生时间    B.事件发生地点
C.事件发生经过    D.事件中的典型情景
E.采访对象的思想观点

28.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情况有(         )
A.把隐性采访作为采访的辅助手段  B.在批评、揭露性的报道中使用
C.在各种场合都使用   D.探听别人隐私时使用
E.某些表扬性稿件中使用

29.消息按报道内容分类,有(         )
A.政治新闻    B.经济新闻
C.社会新闻    D.国际新闻
E.人物新闻

30.在新闻写中,新闻要新,是指(         )
A.观点上的新    B.时间上的新
C.内容上的新    D.思想上的新
E.手法上的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31.采访基地
32.巡回采访
33.新闻结构
34.风貌通讯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4年10月自考新闻摄影试题 .. 下一篇浙江省2004年1月自考新闻摄影试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