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采访的性质,可以概括为( )
A.是一种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B.是调查研究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C.是一种充满排他性的采集新闻事实的过程
D.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职业的敏感性,文字功底和 口才,以及( )
A.分析判断能力
B.逻辑思维能力
C.随机应变能力
D.多谋善断能力
3.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讲究辩证法,就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正确选择事 实,以及( )
A.全面地看待事物
B.运用“两点论”
C.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
D.防止片面性
4.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 )
A.创造性思维活动
B.顿悟性思维活动
C.思想认识的突破
D.思想认识的飞跃
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 )
A.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B.埃德加•斯诺
C.爱泼斯坦
D.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6.在采访的平时准备中,记者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看报,广采博取;无字“天书” ,不可忽视;以及( )
A.结合工作,重点攻关
B.点点滴滴,积少成多
C.长期坚持,锲而不舍
D.勤于动手,随时积累
7.在采访中,记者“有采访意图”与“带框框”的原则区别集中表现在( )
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
B.是否尊重事实
C.是否按计划行事
D.是否完成采访任务
8.同时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 )
A.隐性采访
B.易地采访
C.巡回采访
D.交叉采访
9.记者提出比较来源:91 考试网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 由发挥的余地。这是( )
A.开放式提问
B.诱导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激发式提问
10.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是( )
A.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的访问
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C.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
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
11.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 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 )
A.个别访问
B.召开座谈会
C.新闻发布会
D.非集体采访
12.采写目击式新闻,记者一般运用( )
A.同步观察
B.事前观察
C.非闯入式观察
D.侧面观察
13.采访中,必要时把被采访者的收藏品拿去请文物专家鉴定。这是( )
A.间接核实
B.多方核实
C.与本人核实
D.技术检验核实
14.我国新闻的基本体裁——消息,主要脱胎于古代文体的( )
A.散文
B.小说
C.笔记文
D.记叙文
15.所谓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指的是( )
A.主题来自“头脑风暴”
B.主题与题材一致
C.主题源于客观事实
D.从事实到新闻事实
16.记者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叫做( )
A.新闻调查
B.新闻选材
C.材料收集
D.采集素材
17.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 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这在新闻写作学上称为( )
A.形象导入法
B.金字塔法
C.开篇点题法
D.三角法
18.说明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置于消息开头的文字,叫做( )
A.导语
B.开头
C.电讯
D.电头
19.由党和政府授权发表的新闻,可以发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公报、决议,宣布党和政府 的重要决策、文件、声明、决定等,称为( )
A.新闻公报
B.政府公告
C.新闻文告
D.新闻纪要
20.评述式导语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论时,表述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 记者直接发表评论;二是( )
A.由编辑直接发表评论
B.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
C.由第三人直接发表评论
D.让新闻背后的人物来议论
21.消息中,有关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职务和性格特点等背景材料,称为( )
A.家庭背景
B.人物背景
C.社会背景
D.出身背景
22.在新闻的各种体裁中,其产生、演变和发展一直同古典文学关系密切的是
A.评论
B.专访
C.通讯
D.消息
23.通讯写作中,以时间顺序为经、空间变换为纬,或者以认识顺序为经、事物性质为纬, 以及这两类之间的进一步交叉渗透的结构,称为( )
A.时空结合式结构
B.认识和性质结合式结构
C.纵横结合式结构
D.概括和具体结合式结构
24.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应当抓住有关矛盾线索逐层展开,使人物置身于( )
A.矛盾冲突之中
B.人与人的矛盾之中
C.人、自然与社会冲突之中
D.社会矛盾之中
25.新闻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现场新闻,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描写,经常用来表现事件或刻画人 物的手法是( )
A.叙述、描写
B.铺张渲染
C.白描、细描
D.刻画描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新闻线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A.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D.形态多样,真假难辨
E.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27.以下属于采访录内容的有( )
A.事件发生时间 B.事件发生地点
C.事件发生经过 D.事件中的典型情景
E.采访对象的思想观点
28.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情况有( )
A.把隐性采访作为采访的辅助手段 B.在批评、揭露性的报道中使用
C.在各种场合都使用 D.探听别人隐私时使用
E.某些表扬性稿件中使用
29.消息按报道内容分类,有( )
A.政治新闻 B.经济新闻
C.社会新闻 D.国际新闻
E.人物新闻
30.在新闻写中,新闻要新,是指( )
A.观点上的新 B.时间上的新
C.内容上的新 D.思想上的新
E.手法上的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31.采访基地
32.巡回采访
33.新闻结构
34.风貌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