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浙江省2003年1月自考新闻心理学试题 (word下载版)(一)
2013-02-18 11:31: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5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记者工作中的新闻敏感不属于(       )
A.一种带有“灵感”色彩的思维活动
B.借助分析与综合认识事物一般属性的活动
C.通过由个性到共性的分析,认识某一事实与读者需要之间最佳沟通点的活动。
D.一种以求新为方向的思维活动

2.记者在工作中的思维创造性可以体现为(       )
A.准确记录原有事实      B.表达对已有事实的新见解
C.事先做好采访准备      D.掌握多方材料

3.鲁班受一种小草的启发发明了锯子,从灵感的角度来说这种小草在这里是(       )
A.解决问题的条件        B.解决问题的方法
C.典型诱因              D.思维定势

4.记者得知某一采访对象爱好集邮后,就告诉他自己也是个集邮迷,在这里记者利用的是人际间的(       )
A.互补吸引律      B.第一印象律      C.一致吸引律      D.时空接近律

5.如果记者采访中出现了“以名取人”的现象,左右他的是(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定势效应

6.受众通过电视接收到的全部信息是(       )
A.语言符号        B.声音与图像      C.文字与图像      D.图像
7.新闻的时效性可以满足受众的(       )
A.求真心理       B.求快心理
C.求新心理       D.求近心理

8.受众的记忆包括有(       )
A.再现        B.牢记        C.消化        D.注意

9.新闻传播调查面对的群体主要是(       )
A.集体        B.无组织的群体        C.自然群体        D.假设群体

10.受众甲不接受的新闻,乙则全部接受,这体现了心理承受力的(       )
A.客观性        B.任意性        C.主观性        D.对象性

11.受众对某一客体持有一种态度,通过媒介的宣传后推翻了原先的心理倾向而接受了新的观点,这叫做(       )
A.受众态度的形成       B.受众态度的改变
C.受众态度的功能       D.社会态度的改变

12.影响受众态度的自身因素中主要是(       )
A.受众的自尊心    B.受众的智力        C.受众的性格      D.受众的人格变量

1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信息传播自身因素对传播效果影响的是(       )
A来源:91考试网.唤起恐惧        B.睡眠者效应        C.心理免疫        D.受众的人格变量

14.对于受众态度的认识正确的说法有(       )
A.受众态度是与生俱来的       B.受众态度是一成不变的
C.受众态度具有主观性         D.受众态度具有客观性

15.传播者并未在宣传内容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受众通过分析后才体会出传播者的观点和宣
传意图,这种说服方式是(       )
A.结论的引出       B.结论的得出
C.单方面论证       D.双方面论证

16.我国大陆对新闻心理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朔到20世纪的(       )
A.20年代        B.3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

17.新闻的制作和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两种信号系统在新闻传播和新闻受众双方头脑中(       )
A.单一活动的结果       B.协同活动的结果
C.不断活动的结果       D.各自活动的结果

18.注意即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具有(       )
A.综合加工的特点       B.单线加工的特点
C.多向加工的特点       D.逆向加工的特点

19.记者在采访中往往需要移情于受众,代表受众向采访对象提问,移情在这里是指(       )
A.为受众说话           B.了解受众的所思所想
C.关注受众的兴趣       D.设身处地进入受众角色

20.新闻工作者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动机、世界观、信仰、兴趣和(       )
A.需要        B.注意        C.思维        D.想象

21.在电视片制作中记者一方面敏锐捕捉那些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画面,一方面作好形象的文字解说,相得益彰地完成新闻制作任务。这两方面都必须使用的思维是(      )
A.形象思维        B.理性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常规思维

22.人们认为,思维如果不具有更多的创新成分并导致新观点出现,这种思维就被认定为(       )
A.直觉思维        B.常规思维        C.逆向思维        D.形象思维

23.作为电子媒体传播最后把关人的是(       )
A.编辑        B.播音员和主持人        C.导播        D.编导

24.经过了“尝试性思考”这一步后,新闻敏感已进入的状态是(       )
A.泾渭分明        B.单刀直入        C.炉火纯青        D.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5.受众对新闻中与其主观态度不相一致的问题是否能接受的主观感觉是(       )
A.受众的态度       B.受众的感知
C.受众的情感       D.受众心理承受力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民国年间报人黄远生提出的记者“四能”有(       )
A.能想        B.能走        C.能写
D.能听        E.能讲

2.新闻工作者应变能力中的“应变”指的是(       )
A.随机应变        B.依据变化的情况作出相应反应
C.处变不惊        D.反应有效       
E.应对变化

3.面对一个自卑的采访对象,记者应特别注意(       )
A.不对他进行否定         
B.多肯定他的讲话内容
C.在他表达困难时给予鼓励     
D.在其言谈过程中不动声色地听着
E.与他进行争论
4.新闻受众的调查人员选择了某个工厂里的一个车间,这个车间是(       )
A.假设群体        B.现实群体        C.实验群体
D.自然群体        E.群体

5.影响新闻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有(       )
A.新闻传播者的因素       B.新闻信息沟通的因素
C.新闻受众自身的因素     D.新闻传播的情境因素
E.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因素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移情
2.创造思维
3.反应时
4.从众心理
5.态度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02年1月自考新闻事业管理.. 下一篇2004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事业管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