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6年1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 (完美word版)(一)
2013-03-16 18:25: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说话”这种口头交际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涉及心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生理问题
B.只涉及物理问题,不涉及生理和心理问题
C.只涉及生理问题,不涉及物理和心理问题
D.既涉及心理问题,又涉及生理和物理问题

2.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   )
A.相互理解程度
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
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D.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

3.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4.下列关于区别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音位是通过区别特征相互区别的
B.区别特征完全取决于语音的自然属性
C.音位的辨义功能由区别特征负担
D.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

5.关于“复辅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两个或几个辅音的组合
B.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彼此之间有过渡音联结
C.复辅音内的几个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
D.复辅音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语音现象

6.下列各项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   )
A.[y, æ]     
B.[a, ]
C.[u, ]       
D.[ ]

7.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
A.[k, ]      
B.[m, n]
C.[n,  ]      
D.[k,p]

8.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æn],但“面包”却读作[miæmp 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   )
A.弱化       
B.增音
C.同化       
D.异化

9.关于现代汉语“洗”和“浴”两个语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洗”是成词语素,“浴”是不成词语素
B.“洗”是自由语素,“浴”是黏着语素
C.“洗”是不定位语素,“浴”是定位语素
D.“洗”和“浴”都是实义语素

10.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   )
A.席卷  耳鸣 地震  
B.打倒  切断 推翻
C.发光  散热 出气  
D.天地  欢乐 爱好

11.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情况的一组是(   )
A.丹麦  挪威 法兰西  
B.沙拉  咖啡 来源:91考试网麦当劳
C.卡车  啤酒 立邦漆  
D.香波  克隆 好莱坞

12.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   )
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
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
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3.语法现象可以分成“核心语法现象”和“外围语法现象”,其中“核心语法现象”主要是指(   )
A.词语搭配问题    
B.意义表达问题
C.语音实现问题     
D.句法结构问题

14.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指(   )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
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

15.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   )
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实词和虚词
C.典型词和兼类词    
D.体词和谓词

16.下列关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最大的词组开始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B.从最小的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组合到词组为止
C.分析时要依据两条原则:“成结构”和“有意义”
D.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分主干”和“后添枝叶”

17.“汽车”和“卡车”是(   )
A.上下位词     
B.同义词
C.等义词     
D.近义词

18.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   )
A.这样做不值得    
B.他跑过去开门
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  
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

19.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   )
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乙)他买了一支笔
B.(甲)老王在小李的左边//(乙)小李在老王的右边
C.(甲)他早就不在学校工作了//(乙)他以前在学校工作过
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乙)他吃过苹果

20.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   )
A.笔画      
B.字符
C.偏旁      
D.部首

21.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   )
A.词语文字     
B.语素文字
C.音节文字     
D.音位文字

22.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   )
A.语族      
B.语支
C.语系      
D.语群
23.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产生的语言能力是(   )
A.语音能力     
B.语汇能力
C.语法能力     
D.语义能力

24.“萨丕尔(E.Sapir)-沃尔夫(B. L. Whorf)假说”之所以被称作“语言相关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   )
A.思维决定语言    
B.语言决定思维
C.语言和思维互不相干  
D.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

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越快
B.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
C.人们的中介语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
D.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存在中介语现象

26.从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本身来看,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主攻方向的是(   )
A.文字编码      
B.语音识别
C.文本检索      
D.机器翻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声音产生方面分析,音质的不同取决于(     )
A.发音体不同   B.发音体振动频率不同
C.发音体振动幅度不同  D.发音的方法不同
E.共鸣器形状不同
28.关于“常用语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不是一回事
B.常用语汇是和非常用语汇相对而言的
C.常用语汇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
D.常用语汇是和一般语汇相对而言的
E.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

29.汉语“妈妈买的”这个词组属于(     )
A.体词词组     
B.谓词词组
C.向心词组     
D.离心词组
E.特殊词组

30.义素分析的作用和优点有(     )
A.可以简洁地说明词义结构  B.有客观的分析标准
C.有助于语义描写的形式化  D.几十个义素便可以描写整个词义系统
E.有助于描写和说明词语的组合条件

31.下列关于社会方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
B.社会方言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形成的
C.社会方言是在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中产生的
D.社会方言有自己特殊的结构系统
E.社会方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2.音素
33.基础方言
34.语言迁移
35.语言获得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浙江省2012年4月自学考试音乐欣赏.. 下一篇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音乐分析与创..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