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本题共16分)
39.论述《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命运及其典型意义。五、阅读分析题(本题20分)
40.阅读武桂芳的散文《怀远天的老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要求:
(1)文章应包含对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论析。
(2)分析应联系作品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武桂芳《怀远天的老人》原文)
怀远天的老人
武桂芳
在我的心里,父亲是永远活着的。
父亲有着过于谨慎的脾气,这可以用事实证明:当我在初中读书的时期,学校离我家很近,走起来约摸十来分钟就可以到。依我说,就让我单独的,或约着邻居的同学同去就行了,但是他偏不放心,说我年轻,怕在路上闯祸,或受流氓的欺侮,每天定要亲自陪着我上学校,然后他才顺路的到他服务的那公司去。晚上也不许我独自回来。必要等到他从公司里出来,才顺路陪着我回家。
这样,使我每晨在六时半就起身,冷清清地在教室里坐上二个多钟头,到九时才上课;而晚上,要等到五时半或快六时,才看见父亲远远地走来。有时我看着同学们跳跳跑跑的背着书包回家去的那种快乐的情形,更显得自己的寂寞。但看看壁上,还只是四时——四时一刻四时半……于是我竟恨起父亲的迂来。十四五岁了,难道还不会走路?
父亲常常躺在一张藤椅上,嘴里衔着板烟,眼睛轻快的随意地望着前面,他没有愁容,也没有笑意,好像永远是一个没有情感的人。
他从来不曾给过我零用钱。暗中我常常想:“隔壁那姑娘真好福气,她爸爸又给她买新衣服,还有咖啡糖,洋囡囡,我——我却……”
可是我们却生活得非常地和谐,安静。
不幸的事终于来了,那就是“一二八”。我们的所有都在炮声和火光中毁灭了,继之是姊姊的死,和母亲的病。
灰黯惨淡的空气,紧紧地笼罩着我们的家庭。
但父亲仍然在困苦艰难的挣扎下,逐日送我去读书。我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早起,由父亲陪着去,陪着回……。所不同的,在烟雾中的父亲的头常常低垂着,眼睛固定地死盯着地板,在沉思,额上添上了许多皱纹。
之后,初中毕业了。我不得不离开原来那个学校,升到远处的另外一个女校的高中部,我在那边住读。
一天,我正在研究一个算学题,校役给我送来一张会客单。
“那是谁呢?”我从来不曾有过朋友来,也从不曾走到过会客室,谁来会我呢?我狐疑地跨进会客室的门。立刻,父亲的清瘦而苍老的脸,赫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了。他穿着黑布长袍,黑瓜帽,黑布底鞋,手里捧着一团新闻纸包着的东西。看见我时,他先是默默的,但接着说了:
“今天是立夏,我给你带来四个茶叶蛋①,煮熟了的,别吃完,留二个明天当早餐,想想看,蛋要十四个铜板一个呢……”声音是那么的温和。
我茫然的用双手接了。父亲不等我的回答悄悄的竟自走了。
他的步伐是轻缓低慢的,我听不到他的脚声,自然我知道他已经去了。这出于意料的惊喜,父亲的爱,重重地包围着我,使我兀自茫茫地立着。
可是我忽然想起了,我飞奔着跑出会客室门口,抹个弯儿:奔上楼梯立在宿舍的走廊里,望着下面马路:有许多的人来来往往的行走,我看来看去,寻不到我的父亲。突然,我望见在不远的电车站上,父亲挤在人群里,向三等车厢跳上去。电车开走了,我望不见了。这时我才感到手里很沉重,原来我胸前捧着四个荷叶蛋。
这才提醒了我:今天还是立夏。
后来我嫁了。临嫁的前晚,我正忙着整理这样那样,父亲走来说:
“要成大人啦,别人家不比自己家,件件事要小心,常常写信来,信纸信封这里有着。”他说着把手里的约摸有书本样大小的一包东西扬一扬,顺势放在箱子里。
我没听清楚他在说什么,只不注意地漫应着。
我已经把这件事完全忘怀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箱底里把它翻到。我想不起这是什么,机械地解下绳子,去掉包纸,啊!一叠父亲惯用的红线条的中国信笺,红框子的信封,和几十张的五分邮票。
“嗄!父亲的苦心!”
泪珠不自禁的滴了下来。在泪光中,仿佛看到了父亲——一个穿黑布长衫,黑瓜帽,黑布底鞋,清瘦而苍白的老人!现在,他离开我多么远!“八一三”给他的打击,他在再度失去所有的一切后不得不暂避到故乡去。如今故乡沦陷了,为了交通的不便,我没接到他的消息又是这么长久!也许,他的皱纹更深刻,眼睛更低垂,恐惶和忧郁会不会侵袭他?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愤恨罢?
(选自1939年7月世界书局《松涛集》初版本)
①我乡风俗,立夏吃茶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