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这些诗句出自( )。
A.《死水》 B.《发现》 C.《我用残损的手掌》 D.《偶成》
2.潘先生避难住进的红房子是在( )。
A.上海四马路 B.上海邓脱路 C.让里 D.碧庄
3.觉新觉慧们的父亲,名叫( )。
A.高克文 B.高克明 C.高克安 D.高克定
4.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是( )。
A.《缘缘堂随笔》的代序 B.《子恺随笔集》的代序
C.《缘缘堂再笔》的代序 D.《子恺画集》的代序
5.冰心《寄小读者》是( )。
A.书信体散文 B.通讯体散文 C.日记体散文 D.游记散文
6.《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最后“我”对陈二妹的情感,以下表述中最接近的是( )。
A.爱她,但不知如何表示 B.爱她,但自卑自己的处境
C.不爱她,但想占有她 D.不爱她,但想帮她脱离N烟厂的苦海
7.《雷雨》中,具有“雷雨般性格”的女子是( )。
A.鲁侍萍 B.鲁四萍 C.周繁漪 D.周蘩漪
8.《星星》一诗的整体风格是( )。
A.明朗欢快 B.深沉含蓄 C.清新朴实 D.字斟句酌
9.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始终含着微笑不停地操劳着的劳动妇女形象出现在( )。
A.《祝福》 B.《小城三月》 &n来源:91 考试网bsp;
C.《丈夫》 D.《大堰河——我的褓姆》
10.经常表白“谁底媳妇,我都不是”的女子是( )。
A.祥林嫂 B.水生嫂 C.春桃 D.金素痕
11.让韦素园厌憎而一度更名“漱园”的人是( )。
A.段派的女师大校长林素园 B.段派的北师大校长林素园
C.亲日的女师大校长林素园 D.亲日的北师大校长林素园
12.水生嫂们在“探夫”途中遇见的船是( )。
A.英国兵的 B.日本兵的 C.国民党兵的 D.游击队的
13.《凤凰涅木般》中,凤凰“集香木自焚”的时间是( )。
A.除夕 B.端午 C.清明 D.冬至
14.《断魂枪》中练就“五虎断魂枪”的是( )。
A.王三胜 B.孙老者 C.沙子龙 D.革命党人
15.《日出》中一直没有出场的幕后操纵者是( )。
A.潘月亭 B.金八 C.张乔治 D.黑三
16.“帆起了/帆向落日的去处”,这“落日帆船”的意象出现在( )。
A.《航》中 B.《铸炼》中 C.《孤岛》中 D.《荷花淀》中
17.梁实秋四十年代散文中的“雅舍”地处( )。
A.重庆 B.台北 C.北平 D.台南
18.被闻一多称之为“擂鼓的诗人”的是( )。
A.殷夫 B.何其芳 C.田间 D.鲁藜
19.《子夜》中,李玉亭的社会身份是( )。
A.大学教授 B.报社记者 C.民族资本家 D.金融投机商
20.《荷塘月色》中“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娥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段文字用的艺术修辞是( )。
A.对比 B.烘托 C.通感 D.暗示
21.《日出》中见风使舵的茶房是( )。
A.方达生 B.王福升 C.黄省三 D.李石清
22.《祝土匪》一文是林语堂应哪个文学社的约请撰写的?( )。
A.莽原社 B.未名社 C.沉钟社 D.创造社
23.《围城》里“摩登社会里的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指的是( )。
A.苏文纨 B.鲍小姐 C.孙柔嘉 D.唐晓芙
24.《边城》中翠翠的爷爷是一个( )。
A.卖皮纸的 B.船夫 C.渔夫 D.船总
25.徐志摩的“康桥理想”指的是( )。
A.去英国留学 B.去美国留学 C.英国式文明 D.美国式文明
26.鲁迅笔下“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的“黑色的人”是( )。
A.涓生 B.阿Q C.鲁四老爷 D.宴之敖
27.殷夫的《别了,哥哥》是一首( )。
A.叙事诗 B.哲理诗 C.写实性的诗作 D.讽刺性的诗作
28.《录艹竹山房》中,被“我”的二姑姑唤作“青姑娘”的是( )。
A.兰花 B.阿圆 C.喜鹊 D.燕子
29.《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中,人称“赛诸葛”的是( )。
A.张裕民 B.程仁 C.钱文贵 D.文采
30.田间《给战斗者》的整体风格是( )。
A.高亢激昂 B.细腻委婉 C.含蓄隽永 D.沉郁悲壮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的杂文有( )。
A.《一种云》 B.《祝土匪》 C.《春末闲谈》
D.《拿来主义》 E.《蛇与塔》
2.以农村土改斗争为背景的作品有( )。
A.《骆驼祥子》 B.《荷花淀》 C.《暴风骤雨》
D.《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E.《财主底儿女们》
3.二、三十年代成名的女作家有( )。
A.丽尼 B.何其芳 C.丁玲
D.萧红 E.卞之琳
4.《包身工》中写到的包身工们所身处的恶劣环境中的污染有( )。
A.噪音 B.粉尘 C.固体废物
D.光 E.湿气
5.《子夜》中吴荪甫的性格特征是( )。
A.精明强干 B.有雄心、敢冒险 C.兼并工厂不择手段
D.镇压工人冷酷无情 E.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析《潘先生在难中》结尾的点睛之笔。
2.简述《上海屋檐下》一剧中匡复、杨彩玉、林志成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
3.简析鲁迅《拿来主义》中阐述的“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