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4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清晰word版)(一)
2013-03-21 19:40: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0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春末闲谈》中用作喻体来揭露反动统治者的麻痹术的动物是(    )
A.蜘蛛         
B.青虫
C.螟蛉         
D.细腰蜂

2.下列属何其芳创作的作品集是(    )
A.《画梦录》、《翦拂集》     
B.《夜歌》、《画梦录》
C.《泥土的歌》、《画梦录》    
D.《雅舍小品》、《预言》
3.在鲁迅小说《铸剑》中,与国王有杀父之仇的人物是(    )
A.宴之敖        
B.眉间尺  
C.王后         
D.黑色人

4.塑造了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的作家是(    )
A.丁玲         
B.张爱玲
C.丽尼         
D.冰心

5.下列作品中,属于自传体小说的是(    )
A.《祝福》        B.《呼兰河传》
C.《围城》        D.《边城》

6.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行文线索是(    )
A.天气变化        B.作者的想象
C.桨声灯影        D.作者的情绪

7.著名的抒情独白《雷电颂》出自(    )
A.曹禺剧作《雷雨》      B.郭沫若剧作《屈原》
C.曹禺剧作《日出》      D.郭沫若剧作《虎符》

8.“努力!努力!/努力望上跑!”出自诗篇(    )
A.《发现》        B.《天上的市街》
C.《山》        D.《上山》

9.散文《白马湖之冬》写白马湖的冬天,着眼于它的(    )
A.雪         B.宁静
C.风         D.恐怖

 10.下列反复抒写“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奋兴”的作品是(    )
A.《一种云》       B.《雨前》
C.《风景谈》       D.《鹰之歌》

11.戴望舒的抒情诗《雨巷》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象征        D.拟人
12.“五四”时期小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
A.徐志摩   来源:91考试 网;    
B.冰心
C.冯至        
D.郭沫若

13.丁西林《压迫》中房东太太不愿租房给男客的原因是(    )
A.房钱太少       
B.性格不合
C.人口太多       
D.没有家眷

14.下列主要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刻画人物的作品是(    )
A.《潘先生在难中》     
B.《春桃》
C.《边城》       
D.《在其香居茶馆里》

15.《菉竹山房》的主要艺术特色是(    )
A.通过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B.以环境气氛的渲染来表现悲剧
C.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
D.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

16.下列具有讽刺特色的一组作品是(    )
A.《小二黑结婚》、《华威先生》、《阿Q正传》
B.《华威先生》、《山峡中》、《阿Q正传》
C.《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伤逝》
D.《在其香居茶馆里》、《春桃》、《华威先生》

17.茅盾在《子夜》中塑造的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是(    )
A.吴荪甫       
B.赵伯韬
C.杜竹斋       
D.王和甫

18.下列不符合《雨前》的描述是:(    )
A.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失望
B.表现了作者找不到出路时的忧郁感伤
C.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深情向往
D.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性格弱点的深刻批判

19.鲁迅的《秋夜》写于(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北京    
B.20年代初的上海
C.北伐战争时期的广州     
D.30年代的上海

20.《铸炼》的最后一句“窗上已颤动着银白的曙光”中,“曙光”喻指(    )
A.新的一天的到来      
B.新的战斗的开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1.冯至的《十四行(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4年7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 下一篇浙江省2003年7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