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导语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第二代导语大致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
B.时、地、人、事、因等要素俱全的导语,被称为第一代导语
C.间接导语、复合导语等是倒金字塔结构常用的导语形式
D.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导语,是第二代导语
2.新闻价值诸要素中,表示新闻事实同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与新闻受关注程度之间关系的要素是( )
A.重要性 B.接近性
C.趣味性 D.显著性
3.下列著名记者中,对我国报刊文体的发展做出开拓性贡献的是( )
A.范长江 B.邹韬奋
C.邵飘萍 D.黄远生
4.下列西方新闻作品中,属于人物特写的是( )
A.《火葬——甘地永存》 B.《英迪拉·甘地》(节录)
C.《“老报童”罗伊去世了》 D.《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5.下列作品中,属于快讯这一体裁形式的是( )
A.《陕北有煤海》 B.《“飞天”凌空》
C.《抢菜记》 来源:91考试网 D.《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6.《好啊!诚实永存》的体裁是( )
A.人物通讯 B.人物消息
C.事件通讯 D.综合消息
7.工作通讯《并非鱼草之争》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并列式结构 B.递进式结构
C.平行式结构 D.倒叙式结构
8.以张海迪为报道对象的通讯《生命的支柱》,最先刊载于( )
A.《人民日报》 B.《光明日报》
C.《南方周末》 D.《中国青年报》
9.下列人物中,没有被著名记者穆青报道过的是( )
A.赵占魁 B.孔繁森
C.焦裕禄 D.吴吉晶
10.消息名篇《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作者是( )
A.胡乔木 B.陆定一
C.毛泽东 D.邓拓
11.下列作品中,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叙事角度的是( )
A.《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B.《上海严寒》
C.《夜宿车马店》 D.《“妈妈教我放鸭子”》
12.下列作品中,由法拉奇所写的是( )
A.《记鲁迅》 B.《彭德怀印象》
C.《英迪拉·甘地》(节录) D.《火葬——甘地永存》
13.《华盛顿邮报》对于“水门事件”的报道,属于( )
A.消息 B.通讯
C.调查性报道 D.解释性报道
14.下列作品中,属于事件通讯的是( )
A.《祁连山北的旅行》 B.《春夜》
C.《经济学家赶集》 D.《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15.范长江游历中国西北时所撰写的一系列通讯,其刊载媒体是( )
A.《申报》 B.《人民日报》
C.《上海新报》 D.《大公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新闻作品研究者要遵守的指导思想包括( )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自由主义思想 D.专业主义理论
E.第三世界理论
17.美国新闻学者提出,在解释性报道中构成所谓解释的事实有( )
A.历史性事实 B.环境性事实
C.简历性事实 D.数据性事实
E.反应性事实
18.新闻作品研究坚持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应当防止的错误倾向有( )
A.唯形论 B.唯心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E.任意论
19.下列作品中,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有( )
A.《上海严寒》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C.《日本签字投降》 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E.《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
20.近半个世纪来,西方特稿写作呈现一个趋势,即在遵守客观性原则的前提下,( )
A.增强对比内容的描写 B.注重衍生知识介绍
C.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 D.刻画新闻人物的性格
E.安排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新闻作品为什么需要设置悬念?通常如何处理这一手法?
22.作为新闻作品的研究者,通常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23.如何理解新闻作品研究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