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2年4月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完整word版)(三)
2013-03-23 09:44: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开元杂报”是来源:91考试 网唐代开元年间的朝廷公报抄件。唐人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对此作了记载。
42.1926年9月1日,天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旨趣》一文,提出“不党、不私、不盲、不卖”的办报方针。此后,《大公报》长期奉行这一方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43.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建立该党所办新闻事业网络包括:南京《中央日报》及各地党报、军报;“中央通讯社”及国内各地分社与国外通讯员;“中央广播电台”等。1932年,这些机构都采取了措施进行改革、更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4.“五四”时期及其前后,我国新闻事业重大改革包括内容、形式、新闻学术研究等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政论及时政评论的发展,反映思想理论界的活跃,充分发挥了报刊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举例:《新青年》、《每周评论》)。
   (2)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文风大变。(举例:《新青年》从理论上提倡白话文,实践上率先垂范,刊登白话文作品,包括白话新诗、白话小说等)。?
   (3)报刊编排的改革,包括:新式标点符号的采用(共计13种);“竖”改“横”等行款改革的尝试等。
   (4)对国际新闻采访的重视、派遣驻外记者(举例:1920年秋,北京《晨报》、上海《时事新报》合筹经费,向欧、美国家派出“特派员”7名)。?
   (5)副刊和杂志的革新(“四大副刊”的出现,内容分析)
   (6)新闻教育及新闻学研究的起步(1918年10月14日,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
45.(1)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其西北采访的历程。他从四川成都出发,历时10个月,行程万余里,深入考察西北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同时追踪观察长征途中红军的动态,沿途采写了数十篇通讯,陆续寄回《大公报》发表。不久,汇集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数月内连印7次。长江的连载通讯,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西北地区政治的腐败,民生的凋敞,人民的痛苦,并在有些文章中披露了红军北上的动向。从西北回来后,范被聘为《大公报》正式记者。
   (2)1936年8月,范长江采访内蒙古西部,他穿行千里戈壁,往返两个多月,考察日寇觊觎这一地区的实况,后写成通讯《忆西蒙》。
   (3)10月,采访绥远抗战。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赶赴西安采访。1937年2月,到延安采访,是当时从白区进入红区,向全国采访报道红色区域情况的第一个中国记者。他的《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的系列采访通讯,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报道西安事变真相,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 下一篇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