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供述动机 37.分化瓦解 38.社会规劝 39.搜查 40.证据体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应用心理同情法进行讯问应注意哪些问题? 42.在讯问中纠正供述障碍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43.预审部门对初次鉴定审查后,在什么情况下应组织重新鉴定? 44.简述制作《搜查笔录》的主要内容。 45.讯问惯犯和累犯一般应采取哪些方法? 六、论述题(10分) 46.试论避实击虚策略的使用原理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案例分析题(10) 47.薛×系多起流窜诈骗案主犯,因现行犯罪被公安机关抓获。薛×被拘留后只供现案,不交待其他罪行。 讯问人员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到犯罪同伙中有他的情人张×和他的亲戚李×及参与作案的一些细节。在讯问中,侦查讯问人员适时指出了薛×和张×的关系,还指出了同案犯李×的名字及李×曾流窜作案去过的城市名。在薛×思想动摇时,问讯人员指出了薛×在前一次销赃后同李×在酒桌上的对话内容,薛×听后顿时目瞪口呆,连连表示“你们真是料事如神,我算服了”。接下来一口气供认了4年来先后流窜沈阳、哈尔滨、潍坊等地作案30多起的犯罪事实。 请回答:本案中,讯问人员是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讯问的?使用此种方法进行讯问有何 作用?使用此种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