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种测量中,不能直接测量的是( )
A.体重
B.身高
C.胸围
D.智力水平
2.下列变量中属于称名变量的是( )
A.学生的体温
B.学生的身高
C.学生所在的班级
D.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
3.中数的缺点是( )
A.不简明
B.含义不明确
C.缺乏灵敏性
D.易受极端值影响
4.记录随机试验结果的变量称为( )
A.随机变量
B.函数变量
C.确定性变量
D.非随机变量
5.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最强的是( )
A.-0.90
B.-0.32
C.0.12
D.0.53
6.某份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现要分析试卷中作文题(满分为30分)的区分度,应采用( )
A.等级相关法
B.积差相关法
C.点双列相关法
D.列联相关法
7.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 )
A.鉴别与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
B.评价课堂教学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
C.提供学习者个人学习经历和已达水平
D.说明学习者掌握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程度
8.通过被试间相互比较而确定分数意义的评分称为( )
A.相对评分
B.绝对评分
C.相互评分
D.团体评分
9.某儿童的智力相当于6岁5个月水平,而他的实际年龄是5岁2个月,那么他的智商约为( )
A.116
B.118
C.120
D.124
10.用重测相关估计信度时存在的局限是( )
A.对所测特质的稳定性有限制
B.对测验项目的难度排列有限制
C.只能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测才能得到重测相关
D.对测验的内容范围、测验难度、试题类型等有限制
11.以下关于效度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同样的测验在多种使用目的下表现出种种不同程度的正确有效性
B.测验有效与否及程度如何是一个很明确的指标,与测验的类型无关
C.通常我们能够说明测验的正确性,而不能从根本上说明测验的有用性
D.心理和教育测验所测验特质或结构是一目了然的,所以测验效度不会引起争议
12.编制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时,测验项目的难度最好为( )
A.0.20左右
B.0.50左右
C.0.70左右
D.0.90左右
13.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显著性水平 值减小时,则会( )
A.增加I型错误
B.减少II型错误
C.减少I型错误
D.同时增加两类错误
14.随机事件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
A.-1≤P≤1
B.0≤P≤1
C.0
D.P≥0
15.假设以某校一年级105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作为成绩总体,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这105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求得这20个样本数据的次数分布,称为( )
A.抽样分布
B.总体分布
C.子样分布
D.正态分布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散点图
17.分层抽样
18.能力倾向测验
19.直线相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
20.某班学生参加拼写测验,其成绩的次数分布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逐项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n来源:91exam .orgbsp;次数 累积次数 相对次数 累积相对次数
55~60 2 52 0.04 1.00
50~55 3 50 0.06 0.96
45~50 2 47 0.04 0.9
40~45 6 45 0.11 0.86
35~40 13 39 0.25 0.75
30~35 11 26 0.21 0.50
25~30 7 15 0.14 0.29
20~25 6 8 0.11 0.15
15~20 2 2 0.04 0.04
①成绩分布共分几组?组距为多少?②次数最多的是哪一组,占总人数的比例是多少?③测验分数低于44.5分的人数及比例是多少?
21.简述建立测验常模的步骤。
22.选择题的缺点。
23.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如何选择单、双侧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