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根据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考核小组对全校223名教职员工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评。考核小组成员就陈老师应评为优秀还是称职这一问题展开了较为激烈的争论。
陈老师,1982年毕业于大学外语系,现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陈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劲头大,做事有魄力,是一位事业心和成就感极强的女性。她从教二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1997年9月调进我校,学校安排她担任“最让老师感到头痛”的96建工班班主任。这个班班风、学风在联办大中专科中是最差的,换了两次班主任也没有起色。自陈老师担任班主任后,为带好这个班想了很多办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使班风迅速得到扭转,老师们从心底里佩服陈老师的能力。
争强好胜与自信是一个事业成功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但争强好胜与过分自信的人又常常存在自傲、固执等心理缺陷,这些缺陷或多或少在陈老师身上体现出来。因此,这次考核小组成员就陈老师是否应评为优秀争论不休。一方认为:陈老师虽然在教育教学方面成绩是显著的,但她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爱自搞一套,不配合科里的工作,与同事间又不团结协作,并给科里出难题。另在这次期末考试中,陈老师监考4次,却迟到2次,这说明她组织纪律性差。这样的老师又怎能评为优秀呢?另一方则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在教育和教学两个方面,若以德、能、勤、绩四项考核内容来考察,陈老师的能、勤、绩三方面大家无可厚非,争论的焦点是德。“德”对教师而言,主要是指师德。师德不好的老师能教好学生吗,“爱自搞一套”本身不是缺点,没有自己的一套,班主任工作还有特色吗?她本人对监考迟到也作了解释,其中一次是因为在冒雨回校的途中被摩托车碰到了。当然,我们不否认陈老师存在缺点和不足,但我们不应鸡蛋里挑骨头。
最后,考核小组成员统一了看法,一致同意陈老师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