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在健全班级组织中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
2.人们察觉他人情绪反应时自己也体验到与之相同的情绪,这即_________。
3.“教是为了不教”体现了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的_________能力。
4.班集体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基本目标为_________。
5.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_________和_________依据。
6.班级活动的特点有:自愿性和指导性、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8.制定班主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有三:一是方向性,二是_________,三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其中第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是班主任工作前提性内容。
A.班集体活动
B.班级教育工作
C.健全班级组织
D.团队活动
2.教师喜好按自己的意志来管理班级,反映了班主任工作未按( )要求来执行。
A.学生主体
B.民主平等
C.公平公正
D.因才疏导
3.学生“向师性”的心理特点,要求班主任应做到( )。
A.因材施教
B.集体教育
C.启发疏导
D.以身作则
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搞好师生关系
B.建立和谐的教师集体
C.教好功课
D.培养班集体
5.班级工作总结应以( )为基准。
A.工作实情 &nbs来源:91考试 网p;
B.工作计划
C.工作成绩
D.实施力度
6.“我为教室添色彩”的主题班会属于( )主题班会。
A.实践性
B.问题性
C.模拟性
D.知识性
7.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谈话宜采用( )谈话。
A.批评式
B.商讨式
C.循异式
D.点拨式
8.评价中受肯定的班主任能够引发其他班主任的赶超意识,而其自身又会为保持领先而再作努力,这体现了班主任工作评价具有( )作用。
A.导向
B.调节
C.鉴定
D.激励
9.主体教育理论把( )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
A.教育资源
B.教育内容
C.教师
D.教育方法
E.学生
10.小学生道德判断的发展特点是( )。
A.从他律到自律
B.从效果到动机
C.从片面到全面
D.从他人到自己
E.以上都是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小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超越了其思维发展水平。( )
2.在记忆方法上,小学生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逻辑记忆为辅。( )
3.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崇高性。( )
4.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既可以通过他的语言,也可以通过他的行为,即说做结合。( )
5.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公共群体。( )
6.由于学生对本人的情况最熟悉,学生档案可由学生本人来填写。( )
7.班会教育力度强弱及效果大小取决于学生主持水平。( )
8.后进生是指那些由于大脑器官损伤而引起的,认识活动持续阻碍的属特殊教育问题的学生。( )
9.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标准就是班主任的奋斗方向,就是做一个优秀班主任的要求。( )
10.学生质量即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效果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