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9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划分,美术是一种( )
A. 实用艺术 B. 造型艺术
C. 综合艺术 D. 表演艺术
2.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先提出了有关艺术起源的( )
A. 游戏说 B. 活动说
C. 巫术说 D. 表现说
3. 自由画教育运动的领导者( )
A. 蒙台梭利 B. 乌索娃
C. 山本鼎 D. 杜威
4. 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这一绘画教育目标适合( )
A. 2岁-3岁(托儿班) B. 3岁-4岁(小班)
C. 4岁-5岁(中班) D. 5岁-6岁(大班)
5. 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压制儿童的创造活力,强调技能技巧的重复训练,按确定的计划,固定的模式、步骤让学前儿童摹仿教师的范本,这种指导思想是( )
A. 灌输法 B. 园丁法
C. 讲授法 D. 对话法
6. 某教师在美术教育中,用叮咚的音乐声引导幼儿感知画面的雨滴,用激烈的节奏引导幼儿感知密集的线条,该教师运用了( )
A. 作品临摹法 B. 情景观察法
C. 语言指导法 D. 联想迁移法
7. “不是把摹写(临摹)作为成绩,而是把创造视为成绩”。这是对( )的描述。
A. 自由画教育 B. 命题画教育
C. 中国画教育 D. 西洋画教育
8. 儿童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主要标志是( )
A. 曼陀罗的出现 B. “蝌蚪人”的出现
C. 透明画的出现 D. 透视手法的运用
9. 柏特、罗文菲尔德等人认为,儿童涂鸦产生的原因是( )
A. 为了得到成人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反抗和报复行动
B. 为了获得肌肉运动所产生的满足与快感
C. 起因于模仿
D. 为了训练手、眼的协调
10. 在剪纸活动中,儿童不仅能连续剪直线,而且能双手配合剪曲线,这一特征出现在儿童绘画发展的( )
A. 无目的的活动期 B. 基本形状期
C. 样式化期 D. 视的写实期
11. 泥工、折纸、厚纸制作和废旧块状材料的造型属于( )
A. 实用性手工活动 B. 平面手工活动
C. 科技性手工活动 &nb来源:www.91exam.orgsp; D. 立体手工活动
12.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描述阶段,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是( )
A. “你看到了什么?” B. “你喜欢什么?”
C. “为什么喜欢?” D. “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
13.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是( )
A. 动机 B. 形式分析
C. 解释 D. 评价
14. “培养学前儿童完满和谐的人格”,是学前儿童( )
A. 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 B. 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
C. 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D. 美术教育的主要作用
15. 学前美术教育的本质功能是( )
A. 审美功能 B. 社会功能
C. 认识功能 D. 娱乐功能
16. 在儿童观看美术作品后,教师引导儿童从主题、形式、象征、材料、构图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并作扼要的陈述,使儿童进一步了解画面的形式及其内涵。此时的美术欣赏活动属于( )
A. 感觉的层次 B. 智慧的层次
C. 表现的层次 D. 创造性层次
17. 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要发展的能力是( )
A. 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B. 自我评价的能力
C. 模仿能力
D. 美感知觉能力和适当地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
18. 绳、棉线、毛线、火柴棒、橡皮筋、树枝是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常用的( )
A. 点状材料 B. 线状材料
C. 面状材料 D. 块状材料
19. 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基本形状期大约相当于绘画中的( )
A. 概念画期 B. 象征期
C. 压抑期 D. 图式期
20. 让7岁以下的儿童画在高楼上所见的汽车,他画的往往不是俯视图,而是那种侧面的、有轮子的汽车;儿童画中,不管明、暗、冬夏,树叶总是绿色的,苹果永远是红色的,这主要表明此时的儿童画( )
A. 表象符号的形成
B. 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C. 主观印象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
D. 内容丰富、技能高超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 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无目的的活动期这一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没有表现的意图
B. 只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自主活动的快感
C. 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地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
D. 在制作开始时,儿童就宣称,他将要做什么,然后才开始着手制作
E. 喜欢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2.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 )
A. 时间艺术
B. 动态艺术
C. 空间艺术
D. 静态艺术
E. 时空艺术
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心理层次目标包括( )
A. 欣赏教育目标
B. 审美感知目标
C. 审美情感目标
D. 绘画教育目标
E. 审美创造目标
4.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 )
A. 涂鸦期
B. 铅画期
C. 象征期
D. 定型期
E. 写实期
5. 为了让儿童练习“重力线和悬浮线”这一线条造型,可设计如下课题( )
A. 向日葵的籽盘
B. 飞机的螺旋浆
C. 大地和小鸟
D. 水里的石头和泡沫
E. 滚动的车轮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学前儿童的手工教育
2. 写实期
3. 兴趣性原则
4. 游戏练习法
5. 本能直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