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8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儿童能逐步抽象出初步的数概念,并能对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的思考,这种特征一般出现在( )
A.2岁左右
B.3岁左右
C.4岁左右
D.5岁左右
2.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其中儿童的活动指儿童与( )之间的相互作用。
A.学习材料
B.教师
C.同伴
D.环境
3.整个幼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类型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性思维
4.小班儿童面对两只小动物,一只小鸡、一只小狗时,他们会说“一只小鸡和一只小狗”,但很难直接概括为“两来源:91考试 网只动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遇到这类问题时就很容易解决。例如,“我们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这说明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为( )
A.从个别到一般
B.从不自觉到自觉
C.从具体到抽象
D.从同化到顺应
5.幼儿园的教学是指( )
A.上课
B.教师的语言指导
C.多种形式的活动
D.儿童的自我练习
6.目标制定大多从幼儿应获得哪些数学经验的角度提出,且表述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这类目标属于( )
A.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B.各年龄阶段目标
C.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D.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7.“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会解答简
单的加减应用题,感知和体验加减互逆关系”,这一目标适合( )
A.小小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8.教师作为行为的主体,用教师所做的事来表述教学活动目标,可选用以下词语( )
A.“使幼儿……”、“启发幼儿……”
B.“会……”、“体验……”
C.“体验……”、“辨别……”
D.“学习……”、“领会……”
9.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一般都采用( )形式。
A.个别活动
B.小组活动
C.集体活动
D.个别活动与小组活动结合
10.教授初学的儿童,学习知识的顺序和方式依次是( )
A.行为把握 图象把握 符号把握
B.行为把握 符号把握 图象把握
C.图象把握 行为把握 符号把握
D.图象把握 符号把握 行为把握
11.教师把实物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技能和规则,这种教学方法是( )
A.操作法
B.讲解法
C.游戏法
D.演示法
12.要求幼儿将黑色的、系带子的鞋放在一起。这种分类活动称( )
A.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B.多角度分类
C.按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分类
D.层级分类
13.在数学中,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 )
A.集合
B.分类
C.包含
D.辨数
14.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出现在儿童( )
A.2岁~3岁
B.3岁~4岁
C.4岁~5岁
D.5岁~6岁
15.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或明显的飞跃期)一般出现在( )
A.2岁~3岁
B.3岁~4岁
C.4岁~5岁
D.5岁~6岁
16.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的特点有( )
A.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B.加大数比减小数容易
C.加小数比减大数难
D.理解与掌握算式题比应用题容易
17.引导幼儿感知几何形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般采用( )的方法。
A.触摸
B.拼图
C.讲解
D.比较
18.研究表明,儿童对测量能够理解,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是在( )
A.2岁~3岁
B.3岁~4岁
C.4岁~5岁
D.5岁~6岁
19.儿童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明天”泛指将来,说明学前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 )
A.主观性
B.含糊性
C.感性
D.易和空间关系混淆
20.下列对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过程正确的说法是( )
A.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
B.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
C.进行空间定位时,儿童最初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
D.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
21.通过评价揭示、暴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并在下一阶段的教育中加以改进,体现了评价的( )功能。
A.导向
B.鉴别
C.诊断
D.选拔
2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评价是( )
A.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过程的终点
B.表示教育活动的结束
C.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D.指对儿童进行的各种测量
23.形成性评价是( )
A.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
B.完成某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之后进行的评价
C.在开展数学教育之前,对教育对象进行的预测性评价
D.对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作出总结和鉴定的一种正式的评价
2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作量最大、技术性也最强的一个步骤是( )
A.检查与估计评价质量
B.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C.判断与评分
D.收集资料
25.教育评价过程中,通过与儿童谈话,使儿童思想真实、自然地流露,从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方法是( )
A.临床法
B.行为检核法
C.观察法
D.作业分析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在学前数学教学活动中,可采用的游戏的类型。
4.简述幼儿园各年龄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的指导要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实际,谈谈分类教育的指导要点。
2.在引导幼儿学习自然测量时,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试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