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2.学前儿童想像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B.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C.创造想象占主要地位
D.理想占主要地位
3.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的幼儿已明显出现了(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4.幼儿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像喂娃娃吃饭;看见玩具小汽车,就想像开汽车……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像活动。这说明幼儿想像的一个特点是( )
A.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B.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C.想像受情绪影响
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5.儿童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和倾向性各方面的较好发展,标志着他们的个性( )
A.开始萌芽
B.完全成熟
C.接近成熟
D.开始形成
6.学前儿童对事物的判断依据最初是( )
A.客观化的
B.主观化的
C.明确化的
D.逻辑化的
7.儿童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称为( )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时间知觉 &nb来源:91考试网sp;
D.深度知觉
8.在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对学前儿童道德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
A.亲子关系
B.同伴关系
C.亲社会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9.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两者都占优势
D.两者都不占优势
10.现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 )
A.稳定性
B.因果性
C.不变性
D.可变性
11.儿童说“电报句”的年龄大约在( )
A.半岁—1岁
B.1岁半—2岁半
C.2岁—2岁半
D.1岁—1岁半
12.儿童开始萌发抽象思维能力的时期是( )
A.0—1岁
B.1—3岁
C.3—4岁
D.5—6岁
13.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 )
A.直接判断
B.间接判断
C.形式判断
D.客观判断
14.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开始迅速发展的年龄是( )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5.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基本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最近发展区
17.遗忘
18.连贯性言语
19.原始情绪反应
20.依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22.简述幼儿期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过程。
23.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的变化分为哪三个阶段?
24.简要说明父母在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