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相关国内法律、政策的基本情况,以及条约的执行情况,以国家报告的形式定期提供给条约主管机关,并由主管机关向其他缔约方和国际社会公布。监督是指包括在受影响的环境内实地取样在内的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工作。通常由相关企业本身、企业联合会或环境管理机关执行监督的职能。监控是指持续、不问断的监督、评估,它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了反馈,通常负责监控的机构在监督报告的基础上可以介入有关的履约活动。 ----------------------------------------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主要特点有() A.综合性B.广泛性C.技术性D.社会性E.共同性 参考答案: [A, C, D, E] ----------------------------------------2、 以下污染防治立法中,属于行政法规层次的有() A.《海洋环境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D.《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E.《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参考答案: [C, D, E] ----------------------------------------3、 目前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主要有() A.国务院发展计划委员会B.国务院经济贸易委员会C.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D.国家环保总局E.国土资源部 参考答案: [A, B, D, E] ----------------------------------------4、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方法是() A.全面规划B.采取限期治理C.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E.合理布局 参考答案: [A, C, E] ----------------------------------------5、 以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在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最早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最早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中国C.其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D.其可以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起来E.其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运用 参考答案: [A, C, D, E] ----------------------------------------6、 征收的排污费应当主要用于() A.环保部门的行政经费B.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C.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D.污染防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E.污染防治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项目 参考答案: [B, C, D, E] ----------------------------------------7、 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管理包括() A.环境规划与政策的制度B.环境立法C.环境监测与评价D.日常的环境监督E.日常的环境管理 参考答案: [A, B, C, D, E] ----------------------------------------8、 防止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的法律规定有() A.排污控制B.岸滩废弃物管理C.人海河流管理D.防污文书E.防污设备和器材 参考答案: [A, B, C] ----------------------------------------1、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以产(生物产量)定供(畜类或其他物种数量)的规定,其生态学上的依据是() A.“相生相克”律B.“能流物复”律C.“负载定额”律D.“协调稳定”律 参考答案: C ----------------------------------------2、 下列属于在环境法发展阶段发生的公害事件的是() A.1873年日本爱知县二氧化硫污染事件B.1891年伦敦煤烟雾事件C.日本足尾铜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