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厂生产一种产品,此产品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准备增加产品的产量,但由于该厂设备不足,还需购买一套设备,其买价为140000元,安装费为800元。如果该套设备预计可用6年,期满后的残值为1600元,每年可加工甲产品18000件,每件能提供的贡献毛益为8元。根据市场预测,假设在后八年内产销能平衡,该厂规定其投资报酬率至少应达到12%。(P/A,12%,6)=4.11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对这套设备应否设置进行决策分析。 参考答案: (1)计算购买这套设备后的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出量=140000+800=140800(元) (2)计算购买设备后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 现金流入黾现值=(8×18000)×4.11l+1600×0.507=144000×4.111+811.2=592795.20(元) (3)计算投资的经济效果: 净现值=592795.20—140800=451995.2(元)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设备购置后所增加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大大超过其所需要的原始投资额,说明这项投资能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因而该方案是可行的。 (1)计算购买这套设备后的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出量=140000+800=140800(元) (2)计算购买设备后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 现金流入黾现值=(8×18000)×4.11l+1600×0.507=144000×4.111+811.2=592795.20(元) (3)计算投资的经济效果: 净现值=592795.20—140800=451995.2(元)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设备购置后所增加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大大超过其所需要的原始投资额,说明这项投资能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因而该方案是可行的。----------------------------------------2、 参考答案: (1)直接材料 消耗量差异=(3325—9500×0.4)×5=-2375(元)(有利差异) 价格差异=(6—5)×3325=3325(元)(不利差异) 总差异=3325×6—9500×0.4×5=950(元)(不利差异) (2)直接人工 人工效率差异:(4512.5—9500×O.5)×2=-475(元)(不利差异) 工资率差异=(2.5—2)×4512.5=2256.25(元)(不利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 耗用差异=4512.5×(O.65—0.4)=1128.125(元)(不利差异) 效率差异=O.4×(4512.5—950×5)=-95(元)(有利差异) 总差异=1128.125—95=1033.125(元)(不利差异) (4)固定性制造费用 效率差异=0.64×(4512.5—9500×0.5)=-152(元)(有利差异) 耗费差异=3000—10000×0.5×0.64=-200(元)(有利差异)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0.64×(10000×0.5—4512.5)=312(元)(不利差异) 总差异=-152-200+312=-40(元)(有利差异) (1)直接材料 消耗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