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13年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前试题(6)(详解版)(二)
2012-11-03 08:26:01 来源: 作者:91考试网医学考试频道 【 】 浏览:176次 评论:0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问答题

参考答案: 肱二头肌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膝腱反射反射中枢为腰髓2-4节。    
答案解析: 肱二头肌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膝腱反射反射中枢为腰髓2-4节。
1、肱二头肌反射中枢和膝腱反射反射中枢的部位?
参考答案: ①、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体运动区的锥体细胞。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随意运动麻痹,伴有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瘫痪;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②、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它们的突分别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由于肌失去神经支配,肌张力降低,呈弛缓性瘫痪;肌因营养障碍而萎缩;因为所有反射弧都中断,浅、深反射均消失;无病理反射。损伤后特点:瘫痪肌肉张力降低(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    
答案解析: ①、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体运动区的锥体细胞。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随意运动麻痹,伴有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瘫痪;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②、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它们的突分别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由于肌失去神经支配,肌张力降低,呈弛缓性瘫痪;肌因营养障碍而萎缩;因为所有反射弧都中断,浅、深反射均消失;无病理反射。损伤后特点:瘫痪肌肉张力降低(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
2、什么叫上运动神经元?什么叫下运动神经元?
参考答案: 见于虹膜炎、有机磷中毒、毛果芸香碱药物反应。    
答案解析: 见于虹膜炎、有机磷中毒、毛果芸香碱药物反应。
3、两侧瞳孔缩小(针尖瞳)说明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动眼神经损害。    
答案解析: 动眼神经损害。
4、两眼辐辏功能不良(不能会聚)考虑什么?
参考答案: 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    
答案解析: 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
5、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
参考答案: 上、中、下反射分别为:胸髓7-8、胸髓9-10、胸髓11-12.    
答案解析: 上、中、下反射分别为:胸髓7-8、胸髓9-10、胸髓11-12.
6、试述腹壁反射所对应的脊髓节段?
参考答案: 胃泡鼓音区上界为隔肌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长径为5-13cm,横径为2.7-10cm,若鼓音区明显缩小提示重度脾脏增大,胸腔积液,肝左叶增大等。    
答案解析: 胃泡鼓音区上界为隔肌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长径为5-13cm,横径为2.7-10cm,若鼓音区明显缩小提示重度脾脏增大,胸腔积液,肝左叶增大等。
7、胃泡鼓音区(Traube区)消失说明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有腹水。    
答案解析: 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有腹水。
8、什么叫移动性浊音?代表什么?
参考答案: ①人工抽气法:可用气胸箱接一粗针头或100ml的注射器,从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叩诊鼓音处刺入直接抽气,根据胸腔积气量,隔日或数日反复抽气,每次抽气量不得大于800ml,若不能使胸腔达到负压,则改用闭式引流。②闭式引流:选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叩诊鼓音处切口,或用套管针刺入胸腔,放入引流管,外接水封瓶或负压吸引水封瓶,可见气体不断排出,待气体不再排出,胸透证实肺已复张,可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观察2~3天,证实破口已愈合可拔管。应注意过早、过大的负压吸引,可使裂口重新张开。抽气过快,可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拔管后24小时内,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局部有无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③单向活瓣法:放引流管方法同闭式引流。将引流管的外端接长30cm的乳胶橡皮管,再与单向活瓣装置相接,此时可见气体随呼气或咳嗽动作由单向活瓣自动排出。此法简便,且排气通畅,使病程缩短。    
答案解析: ①人工抽气法:可用气胸箱接一粗针头或100ml的注射器,从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叩诊鼓音处刺入直接抽气,根据胸腔积气量,隔日或数日反复抽气,每次抽气量不得大于800ml,若不能使胸腔达到负压,则改用闭式引流。②闭式引流:选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叩诊鼓音处切口,或用套管针刺入胸腔,放入引流管,外接水封瓶或负压吸引水封瓶,可见气体不断排出,待气体不再排出,胸透证实肺已复张,可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观察2~3天,证实破口已愈合可拔管。应注意过早、过大的负压吸引,可使裂口重新张开。抽气过快,可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拔管后24小时内,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局部有无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③单向活瓣法:放引流管方法同闭式引流。将引流管的外端接长30cm的乳胶橡皮管,再与单向活瓣装置相接,此时可见气体随呼气或咳嗽动作由单向活瓣自动排出。此法简便,且排气通畅,使病程缩短。
9、张力性气胸排气方法:
参考答案: 原发淋巴结结核也可见于恶性肿瘤,或者性病    
答案解析: 原发淋巴结结核也可见于恶性肿瘤,或者性病
10、锁骨上淋巴结溃烂考虑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下肢、前臂炎症或肿瘤淋巴结炎,盆腔肿瘤。    
答案解析: 下肢、前臂炎症或肿瘤淋巴结炎,盆腔肿瘤。
11、滑车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见于什么?
参考答案: 看氧气瓶标志压力大于10mmHg/cm2是10kg/cm2,氧气瓶有气还有就是看氧气筒要标志,注明“满”或“空”字简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493.3kPa(5kg/cm2)压力,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简内,于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答案解析: 看氧气瓶标志压力大于10mmHg/cm2是10kg/cm2,氧气瓶有气还有就是看氧气筒要标志,注明“满”或“空”字简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493.3kPa(5kg/cm2)压力,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简内,于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12、如何判断氧气瓶中有氧气?
参考答案: 传入神经为第7~12肋间神经,通过中枢胸髓第7~12节段后角细胞柱及同节段前角细胞,同时后角细胞的纤维上行到达大脑顶叶皮质,通过大脑联合系到大脑运动区,发出纤维伴锥体束下行,止于第7~12胸髓前角。传出神经为7~12肋间神经。    
答案解析: 传入神经为第7~12肋间神经,通过中枢胸髓第7~12节段后角细胞柱及同节段前角细胞,同时后角细胞的纤维上行到达大脑顶叶皮质,通过大脑联合系到大脑运动区,发出纤维伴锥体束下行,止于第7~12胸髓前角。传出神经为7~12肋间神经。
13、试述腹壁反射的传导径路。
参考答案: Kernig征:髋关节屈曲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膝关节伸展角应大于135°,阳性表现为伸膝限;Lasegue征:伸直双下肢,医生抬高其一侧下肢,阳性反应为伸直的下肢小于70°,伴发下肢屈肌痉挛或沿坐骨神经走向的疼痛。    
答案解析: Kernig征:髋关节屈曲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膝关节伸展角应大于135°,阳性表现为伸膝限;Lasegue征:伸直双下肢,医生抬高其一侧下肢,阳性反应为伸直的下肢小于70°,伴发下肢屈肌痉挛或沿坐骨神经走向的疼痛。
14、Kernig征与Lasegue征(直腿高举试验)体检操作时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答案解析: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5、举出两种能引起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的疾病。
参考答案: 一侧阳性考虑锥体束受损或更高位中枢病变。双侧阳性为下运动神经传导通路病变致双侧都失去高位中枢的抑制而出现,注意1岁内小儿可以锥体束征阳性    
答案解析: 一侧阳性考虑锥体束受损或更高位中枢病变。双侧阳性为下运动神经传导通路病变致双侧都失去高位中枢的抑制而出现,注意1岁内小儿可以锥体束征阳性
16、一侧锥体束征阳性考虑什么?二侧锥体束征阳性考虑什么?

Tags:执业医师 历年真题 模拟题 责任编辑:小编0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儿科学13(附答案) 下一篇2013年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本..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