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国家机关会计证《财经法规》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一)
2013-05-15 19:40: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的作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税收的特征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 
(三)税收的分类 
1.按征税对象,可以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 
2.按照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可以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3.按照税收的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4.按照计税标准,可以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一)税法的分类 
1.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1.征税人。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 
2.纳税义务人。 
3.征税对象。它是区别不同类型税种的主要标志。 
4.税目。税目是指税法中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5.税率。税率是税法的核心要素,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1)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多少、数额大小,均按同一个比例征收的税率。 
(2)定额税率是指对单位征税对象规定固定的税额,而不采用百分比的形式。 
(3)累进税率是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几个等级,各定一个税率递增征税,数额越大税率越高,一般适用于对所得额的征税。累进税率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三种 
6.计税依据。计税依据可以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复合计征三种类型。 
(1)从价计征。计税金额是从价计征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 
(2)从量计征。计税数量是从量计征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 
(3)复合计征。征税对象的价格和数量均为其计税依据。 
7.纳税环节。分为两类,即一次课征制和多次课征制。 
8.纳税期限。 
9.纳税地点。 
10.减免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减税和免税。(2)起征点。(3)免征额。 
11.法律责任。
第二节 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 
(一)分类 
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三种类型。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销售不动产除外)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大小,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1.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或符合税法规定情形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下列纳税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1)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2)除个体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个人;(3)非企业性单位;(4)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对于经营规模较小,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如下: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生产型单位),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 
(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商业型单位),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3)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三)增值税税率
(四)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纳税人的计算办法,即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的方法。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或:应纳税额=当期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如果当期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其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 
(1)销项税额。销项税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纳税人因销货退回或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销货退回或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冲减。 
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2)销售额,是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包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或承受应税劳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和其他符合税法规定的费用。如果销售货物是消费税应税产品或者进口产品,则全部价款中包括消费税或关税。 
如果纳税人将销售货物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成为含税的销售额。遇到这种情况,在计税时先要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其换算公式为: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3%或17%)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或者视同销售行为而无销售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销售额。 
(3)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在计算增值税时,纳税人将已支付的进项税额冲抵发生的销项税额,但不是所有的进项税额都可以抵扣。除税法规定不得抵扣的项目外,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主要有: 
①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为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②一般纳税人进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为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③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买的免税农业产品,或者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农产品,准予按照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④一般纳税人外购或销售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代垫运费除外),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不含税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计算公式中的销售额也不包含增值税税额。当小规模纳税人采取价税合一方式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应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其换算公式为: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六)增值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纳税人进口货物,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2.纳税期限。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3.纳税地点。
二、消费税 
(一)消费税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纳税人。包括: 
1.生产销售(包括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以生产销售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由生产者直接缴纳。 
2.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以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由受托方代扣代缴消费税款。 
3.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以进口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由海关代为征收。 
(三)消费税税目与税率 
1.税目。我国消费税税目共有14个。即烟、酒与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小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 
2.税率。消费税采用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复合税率三种形式。其中,黄酒、啤酒、成品油适用定额税率。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适用复合税率。 
(四)消费税应纳税额 
消费税计税方法主要有:从价定率征收、从量定额征收、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征收三种方式。
1.从价定率征收方法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适用税率
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是指价外收取的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等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但收取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代垫运费不计入销售额。(1)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 
【注意】含增值税销售额的换算。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不包括应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税款。如果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未扣除增值税款或者因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发生价款和增值税税款合并计算的,在计算消费税时,应将含税销售额换算成不含增值税税款的销售额。换算公式为: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从量定额征收方法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3.从价从量复合计征 
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只有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采用复合计征方法。实行从量定额与从价定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4.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 
应税消费品若是用外购已缴纳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出来的,在对这些连续生产出来的应税消费品征税时,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 
(五)消费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销售时纳税,进口消费品应于应税消费品报关进口环节纳税,金银首饰、钻石在零售环节纳税。 
2.纳税期限:消费税的纳税期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3.纳税地点。
三、营业税 
(一)营业税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纳税人。 
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因此不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劳务。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劳务,也不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劳务。 
(二)营业税税目、税率 
1.税目。营业税共有9个税目,分别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 
【记忆口诀】营业税应税劳务为:交、建、金、邮、文、娱、服务。 
2.税率 
营业税税率 
(三)营业税应纳税额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是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营业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2.纳税期限。营业税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3.纳税地点。
四、企业所得税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均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分为居民企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家机关会计证《财经法规》第四.. 下一篇国家机关会计证《财经法规》第二..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