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以防可能发生单位负责人借机刁难等。 ④主管单位认为交接中存在某种问题需要派人监交时,也可派人会同监交。 4.交接后的有关事项。 (1)会计工作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2)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完整。 (3)移交清册一般应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三)交接人员的责任(10、08、05、02综合;07、04、01判断) 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发生的,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例题·判断题】在会计工作交接中,接替会计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收的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存在问题,如事后在这方面发现了问题,则应由接替会计人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004) 『正确答案』× 【例题·判断题】移交人对自己经办且已经移交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007) 『正确答案』√ 【例题·综合题】A公司2010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和事项:(08) 1月,公司会计科原科长张某因退休与新任会计科长李某办理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公司办公室主任负责监交。2月,新任会计科长李某发现原会计科长张某2009年曾经办支付的一笔货款与发票金额不符,遂找张某询问。张某认为,自己已经办理了会计交接手续,会计上的任何事情与本人再没有关系。 要求: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公司原会计科长张某与新会计科长李某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2)公司原会计科长张某认为“自己已经办理了会计交接手续,会计上的任何事情与本人再没有关系”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不符合规定。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2)不正确。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发生的,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引用案例用自己的话答题:(2)不正确。原会计科科长张某在办理交接时所移交的发票等会计资料是在他当会计科长期间发生的,所以,张某应当对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张某不应当以“自己已经办理了会计交接手续,会计上的任何事情与本人再没有关系”而当作理由推卸责任。 【例题·多选题】关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各单位必须设置会计机构 B.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首先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 C.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负责人 D.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 『正确答案』BC 【例题·综合题】2010年X月,甲公司会计王某调动工作,公司决定暂由出纳李某接替王某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出纳李某与会计王某自行办理了会计交接手续。 2010年XX月,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时发现甲公司2009年个别原始凭证会计资料有涂改迹象,但李某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时未发现。公司审计人员在询问已调离的原会计王某时,王某说“自己已经办理了会计交接手续,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要求:指出上述资料中不符合会计法律制度之处,简要说明理由。甲公司原会计王某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10) 『正确答案』 1.出纳接替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不正确。根据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出纳与会计自行办理会计交接手续不正确。根据规定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 3.不正确。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发生的,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也就是对违法者的制裁。 《会计法》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形式 二、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形式 (一)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因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行政上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会计法》规定的行政责任有两种形式,即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01.02判断) 【例题·判断题】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 )(02) 『正确答案』√ 1.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基于一般行政管理职权,对其认为其违反行政法上的强制性义务、违反行政管理程序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措施。 (1)规定行政处罚的目的(了解) (2)具体规定: ①行政处罚主要分为六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此外还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如通报)。(10单) 【提示】《会计法》中涉及的行政处罚形式只有通报、罚款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形式是( )。(10) A.通报 B.罚款 C.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D.暂停营业 『正确答案』D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形式的有( )。(08) A.行政拘留 B.罚款 C.暂时停业整顿 D.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正确答案』BD ②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10单) 【例题·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违反会计法的行为的,财政部门可以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该财政部门是指( )。(10) A.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正确答案』B ③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④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或者是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或者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⑤行政机关在做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有关权利;当事人有权陈述和申辩。 ⑥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做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2.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一种行政法律责任,是行政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行政处分的形式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6项)等。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联系和区别——(了解) (1)共同之处 ①同属具体行政行为; ②同为惩戒措施; ③都是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不同之处 ①制裁的原因不同; ②制裁的对象不同; ③制裁的来源和根据不同; ④制裁的范围和形式不同; ⑤行为的属性及效力不同。 (二)刑事责任——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两者的主要区别: 1.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2.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 3.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 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依据《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分子进行制裁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04.03单选) (1)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犯罪分子只能判处一种主刑。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既可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也就是说,对同一犯罪行为既可以在主刑之后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除出境。 【例题·判断题】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正确答案』√ 【例题·单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刑的是( )。(03) A.罚金 B.没收财产 C.剥夺政治权利 D.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D 【例题·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各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04)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剥夺政治权利 『正确答案』D 除了上述刑罚措施外,还可以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根据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其悔过、赔礼道歉。 三、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会计法》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会计行为包括:(10.08.07.06.05.04.01多选)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违反《会计法》规定的有( )。(2008) A.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的行为 B.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C.未在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 D.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行为 『正确答案』ABD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违反《会计法》规定的行为有( )。(2007) A.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B.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行为 C.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D.任用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违法会计行为的有( )。(2005) A.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 B.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行为 C.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D.任用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 『正确答案』ABCD (二)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08.05多选;04简答) 1.责令限期改正。 2.罚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有权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例题·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 )。(2005) A.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B.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C.4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D.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答案』B 3.给予行政处分。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5.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
四、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1.行为特征 (1)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者资金往来为前提,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的行为; (2)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采取涂改、挖补以及其他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 (3)伪造会计账簿的行为——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伪造或者变造的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