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人。 (四)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 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承包) (4)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非雇佣的各种劳务) (5)稿酬所得;(个人出版图书,或者文章)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买卖股票)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专利或者著作权) (8)财产租赁所得;(租房,租车) (9)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票、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 (10)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税率体系。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2)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及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3)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20%×(1-30%)=14%;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1.工资、薪金所得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三险一金”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外国人,中国人在外国工作,在2000的基础上再附加2800元的费用扣除额,即,扣除4800元。 (4)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2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题·计算题】小张2010年3月取得薪金3800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已知:应纳税所得额500元以下的税率5%;超过500元不超过2000元的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正确答案』 应纳税所得额=3800-2000=1800(元); 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第一种方法是按照速算扣除数简易计算法计算: 应纳税额=1800×10%-25(速算扣除数)=155(元)。 第二种方法是按照超额累进税率定义分解计算: 应纳税额=500×5%+(1800-500)×10%=25+130=155(元)。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扣减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了解) 4.劳务报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 (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例题·判断题】个人取得的工资所得按月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按年征收个人所得税。( ) 『正确答案』× 5.稿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元)×20%×(1-30%); (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具体又可细分为: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 【例题·计算题】某作家2008年1月份出版一本书,取得稿酬6000元。该书2月至4月被某报连载,2月份取得稿费1000元,3月份取得稿费1000元,4月份取得稿费1000元。因该书畅销,5月份出版社增加印数,又取得追加稿酬2000元。请计算该作家稿酬所得的应纳税额。 『正确答案』 1月份出版获得收入与增加印数追加稿酬合并作为一次;在报纸上连载3个月获得收入合并为一次。 出版和增加印数稿酬应纳税额=(6000+2000)×(1-20%)=6400(元) 报纸上连载稿酬应纳税额=(1000+1000+1000)-800=2200(元)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例题·单选题】李某2010年5月取得一次性稿费收入500元,则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元。 A.70 B.100 C.0 D.5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应纳税所得额=500-800<0,所以李某的应纳税额为0。 【例题·单选题】王某购买福利彩票支出500元,取得中奖收入15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元。 A.2900 B.750 C.3000 D.72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应纳税额=15000×20%=3000(元)。 【例题·单选题】某画家2009年8月将其精选的书画作品交由某出版社出版,从出版社取得报酬1O万元。该笔报酬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适用的税目是( )。 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稿酬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正确答案』C (五)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以代扣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的征收方式。 1.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例3-13】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的情形有( )。 A.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B.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C.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D.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正确答案』ABCD 2.代扣代缴 【例3-14】中国公民王先生在同一纳税年度发生下列纳税事项: (1)取得工资、薪金收入60000元(平均每月5000元)。 (2)因提供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30000元。 (3)出版画册取得稿酬150000元。 要求:计算在我国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 (1)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应纳税额=(5000-2000)×15%(税率)-125=325(元) 全年应纳税额=325×12(月份数)=3900(元)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30000×(1-20%)×20%(税率)=4800(元) (3)出版画册按照稿酬所得应纳税额=150000×(1-20%)×14%=16800(元)
第三节 税收征管
包括税务登记管理;发票的要求;纳税申报及方式;税款征收方式等。 一、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依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种类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注销登记等。 (一)开业登记(设立登记)——先工商后税务 开业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办理的纳税登记。 1.开业税务登记的对象(了解) (1)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各类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包括个体工商户等等。 (2)其他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以外的纳税人,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 【提示】即使是免税的和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也应当办理。 【例题·判断题】个体工商户在税法规定的享有免税优惠的期限内,可以不必办理税务登记。( ) 『正确答案』× 2.开业税务登记的地点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发生争议的,由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税务登记地点税务机关的共同上级税务机关指定管辖。 3.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间(“自……起30日”——单选) (1)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起30日; (2)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 ; (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 (4)承包的,自承包承租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 (5)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自其在同一县(市)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6)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勘探等,提供劳务的,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 (7)其他非生产经营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均应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 【例题·单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一定期间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该期间是( )。 A.5日内 B.10日内 C.20日内 D.30日内 『正确答案』D 4.申报办理税务登记需提供的证件和资料 (1)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2)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3)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4)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 (5)其他需要提供的有关证件、资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 5.纳税人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当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 手续齐全(发放)——不齐全(补充)——有疑点(核实后发放) 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登记地税务 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税务机关在其税务登记证件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不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税务机关核发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例题·多选题】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需要办理开业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有( )。 A.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 B.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法律、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C.只交纳个人所得税的自然人 D.企业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 『正确答案』ABD (二)变更税务登记(先工商后税务) 1.变更税务登记是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重要变化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一种税务登记手续。 2.时限要求——30日 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纳税人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其变更登记的内容与工商登记内容无关的,应当自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或者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到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3.是否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看变化的内容是否涉及证件 纳税人税务登记表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都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按变更后的内容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 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更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未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不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 (三)停业、复业登记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确定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其在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期限内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1年。 2.纳税人在申报办理停业登记时,应如实填写停业申请登记表,说明停业理由、停业期限、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的领、用、存情况,并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税务机关应收存其税务登记证件及副本、发票领购簿、未使用完的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3.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按规定申报缴纳税款。(判断题) 4.纳税人应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