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报告期止的累计发生额,应根据上月“利润表”的累计数加上本月“利润表”的本月数之和填列。年度“利润表”的“本月数”栏改为“上年数”栏时,应根据上年“利润表”的数字填列。如果上年“利润表”和本年“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将上年的报表项目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然后填入“上年数”栏。
2、每股收益
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
企业应当按照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
稀释每股收益
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第一,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应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1)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第二,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第三,计算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
第四,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增加的普通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第五,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3)每股收益列报
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因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赠资本、拆股而增加或因并股而减少,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上述变化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追朔调整或追溯重述的,应当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3、利润表编制方法举例
从上述具体项目的填列方法分析,利润表的填列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两种:?
(1)根据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利润表中的大部分项目都可以根据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2)根据报表项目之间的关系计算填列。利润表中的某些项目需要根据项目之间的关系计算填列,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下面举例说明一般企业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例2】甲公司2006年度利润表有关科目的累计发生额,如图表10-5所示。
图表10-5 利润表有关科目累计发生额(单位:元)
|
科目名称 |
借方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 |
|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
8500000
550000
0
200000
1050000
1000000
20000
2000000
1800000 |
12500000
230000
3200000
2850000 |
根据以上账户记录,编制甲公司2006年度利润表,如图表10-6所示
图表10-6 利润表 会企02表?
编报单位: 20××年×月 单位:元?
|
项目 |
本年累计数 |
上年数 |
|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并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净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
12730000
8500000
550000
200000
1050000
1000000
20000
0
3200000
0
4610000
2850000
2000000
0
5460000
1800000
5280000
(略)
(略)
(略) |
(略) |
二、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是利润表的附表,是用来反映企业所实现的利润分配情况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的会计报表,是年度报表。?
(一)利润分配表的作用
利润分配表可以提供的信息有:?
(1)企业可供分配利润的来源。?
(2)企业应上缴所得税。?
(3)企业的税后利润。?
(4)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
(5)企业利润分配的具体情况。?
(6)期末未分配利润情况。?
利润分配表的作用在于: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了解企业所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由于我国利润的流向较多,单独编制利润分配表有利于检查企业利润分配的合法、合理性;有利于监督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正确分配利润。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企业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从而掌握企业发展后劲,也为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投资或贷出款项的信息资料。?
(二)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1、利润分配表的结构。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我国企业的利润分配分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利润:?
可供分配利润=净利润+年初未配利润+其他转入
第二步,计算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利润归还投资
第三步,计算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应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普通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利润分配表的格式如图表10—7所示。?
为了便于与上年度利润分配情况进行对比,利润分配表设有“本年实际”和“上年实际”两个数字栏。?
2、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分配表的“本年实际”栏,应根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当年的累计发生额分析填列。“上年实际”栏应根据上年利润分配表的有关数字填列。?
图表10—7? 利润分配表 会企02表附表1?
编报单位: 年度 单位:元?
|
项目 |
行次 |
本年实际 |
上年实际 |
|
一、净利润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其他转入
二、可供分配的利润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三、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减:应付优先股股利
应付普通股股利
四、未分配利润 |
1
2
4
8
9
10
16
17
19
25 |
|
|
(1)“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本项目的数字应与“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的“净利润”项目一致。?
(2)“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年初未分配的利润,如为未弥补的亏损,以“-”号填列。?
(3)“其他转入”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等转入的数额。?
(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项目和“提取法定公益金”项目,分别反映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5)“应付优先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应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6)“应付普通股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应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也在本项目反映。?
(7)“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年末尚未分配的利润。如为未弥补的亏损以“-”号填列。?
当报表编制完成后,可利用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核对,以检查报表编制的正确性。如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应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相互核对。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应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项目相互核对。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示指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分别列示。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该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
(1)净利润;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3)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4)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5)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6)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如图表10-8所示:
图表10-8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目 |
本年金额 |
上年金额 |
|
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
减:库存股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
减:库存股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
一、上年年末余额 |
|
|
|
|
|
|
|
|
|
|
|
|
|
加:会计政策变更 |
|
|
|
|
|
|
|
|
|
|
|
|
|
前期差错更正 |
|
|
|
|
|
|
|
|
|
|
|
|
|
二、本年年初余额 |
|
|
|
|
|
|
|
|
|
|
|
|
|
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 |
|
|
|
|
|
|
|
|
|
|
|
|
|
(一)净利润 |
|
|
|
|
|
|
|
|
|
|
|
|
|
(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
|
|
|
|
|
|
|
|
|
|
|
|
|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
|
|
|
|
|
|
|
|
|
|
|
|
|
2、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 |
|
|
|
|
|
|
|
|
|
|
|
|
|
3、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
|
|
|
|
|
|
|
|
|
|
|
|
|
4、其他 |
|
|
|
|
|
|
|
|
|
|
|
|
|
上述(一)和(二)小计 |
|
|
|
|
|
|
|
|
|
|
|
|
|
(三)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
|
|
|
|
|
|
|
|
|
|
|
|
|
1、 所有者投入资本 |
|
|
|
|
|
|
|
|
|
|
|
|
|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
|
|
|
|
|
|
|
|
|
|
|
|
|
3、其他 |
|
|
|
|
|
|
|
|
|
|
|
|
|
(四)利润分配 |
|
|
|
|
|
|
|
|
|
|
|
|
|
1、提取盈余公积 |
|
|
|
|
|
|
|
|
|
|
|
|
|
2、对所有者的分配 |
|
|
|
|
|
|
|
|
|
|
|
|
|
3、其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