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人们对古典诗歌的感悟,往往因为对某个词语理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不超过60字)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一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解释为“辉煌灿烂的阳光”比“黯淡苍白的阳光”更好,你觉得他这样理解的依据是什么?(2分)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只是”一词,有人理解为“正是”,你觉得这样的解释给诗歌的意蕴带来什么样的改变?(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倦夜
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竞何成!
【注】此诗作于儋州(在今海南省儋州市)。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1.“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析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以一个“倦”字引出下文哪些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小题1】这两首诗都属于 (填体裁),描写的角度分别是 、 。(3分)
【小题2】《咏蛙》这首诗主要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小题3】《约客》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句所表现的场景描绘出来。(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小题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题1:这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3分)
小题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