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诗歌鉴赏: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①小池塘。翻空②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③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④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⑤一日凉。
注释: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
①乱蝉——形容蝉声嘈杂.衰草--枯萎的野草。②翻空——在空中翻飞。
③蕖——荷花的别名。④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
⑤浮生——古时认为人生世事虚浮无定,故称。
1、对这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的是夏末初秋时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通过对雨后乡村充满野趣的景色的描写和对作者形象的刻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
B、词作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运用了拟物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喜悦。
C、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这样写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D、“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达了诗人超然俗务、悠闲自适的志趣。
2、词的上片,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山居杂颂
饶节①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小题1:这是唐代诗人吴融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一共有四联,依次称为首联、?、?、?。(3分)
小题2: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小题3: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严羽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灯前语罢垂。
明发①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②鸟去迟。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注①明发:明早出发。②蒹葭:初生幼嫩的芦苇。
小题1:本诗写的到底是“逢”还是“离”,二者有何关系?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2:作者在其《沧浪诗话》中说,诗歌要富有想像,才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