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22 10:59: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
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西江月·秋兴
程馞【注】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山翁”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阙描绘了哪几幅图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迢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戴着沉重的昔日。/ 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A.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秋天的梦”:“牧羊女的梦”和“我的梦”。“我”是听到牧羊女的诉说后才引发了自己的梦的。
B.牧羊女的梦是“牧女之恋”,从全诗的思路脉络看,能够推“我的梦”也会与“恋”有关。正可谓因情入梦,以梦抒情。
C.“牧羊女的梦”像羊铃那样迢遥,像落叶那样曼妙,是清纯而温暖的。“我的梦”,则是沉重、寒冷、忧郁的。
D.全诗四节,形成了一个对应式结构,许多信息就是从对应、对比中传达出来,显得简捷而又有蕴藉。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6分)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高人”指叶丞相,是主战派,对辛弃疾极为赏识。
小题1:上片把青山喻为“联翩万马”,望它来终不来,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2:纵观全词,请你分析“拍手笑沙鸥”一句中“笑”的妙处。(3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