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22 11:36: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文言数词不是表实数的一项是
[? ]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C.而御六气之辩 D.旬有五日而后反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成淳元年,入知临安府。时贾似道当国,前尹事无巨细先白始行。芾独无所问。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为营救,芾以书往复辩论,竞置诸法。尝出阅火具(火攻战具),民有不为具者,问之,曰:“似道家人也。”立杖之。似道大怒,使台臣黄万石诬以赃罪,罢之。 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民始帖然。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未几,似道兵溃芜湖,乃复芾官,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德秸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 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宋史·卷四百五十》,有改动)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摄祁阳县,县大治——摄:代理、管理 B.民始帖然——帖:安定 C.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乘:趁机 D.芾杀之以徇——徇:示众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芾“临事精敏”的一组是( )
①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 ②芾独无所问 ③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 ④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 ⑤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⑥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湘潭县的豪门大户,他不像前任县令那样畏首畏尾,而是清查户籍摊派赋税。 B.在处置福王府逼人致死的事件中,李芾用写信的方式向贾似道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最终依法处理此事。 C.贾似道兵败芜湖后,朝廷只好恢复李芾官职,李芾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出任潭州知州兼任湖南安抚使。 D.李芾常常是从早上办理公务直到晚上仍无疲倦之色,并且晚上也大都工作到三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来处理公务。 4.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I以忠义勉其将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①而后乃今培风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覆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杯水于坳堂之上 ④此小大之辩也 ⑤而征一国者 ⑥而御六气之辩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性孝,士论多之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薄:攻击。 C.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逆:迎战。 D.守仁不赴,请归省省:探望。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守仁“多智善谋”的一组是(?)(3分) ①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 ②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 ③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④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⑤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⑥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有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有风度,有才华,很受皇帝器重。他自己更是早早就中了进士。被谪龙场时,开创了“阳明学”,自成一家。
B.王守仁的出生及童年非常有传奇色彩。他在母腹中待的时间较长,名字是云中神人所赐,直到五岁被异人拍打而且改名后,才开口会说话。
C.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被廷杖遭贬谪。张忠、许泰等人故意刁难时,他又隐忍宽仁,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文武兼备。他不仅通晓兵法战策,在平定宁王^造**的过程中,多出奇计,指挥若定;而且善于射箭,曾以“三发三中”赢得京军欢呼。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5分)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日数千言属:研究
B.闻者始哗不厌厌:信服
C.使者发币于官吏币:礼物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诣:到……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率其徒持畚锸以出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锻炼久之不决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C.①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①虽禁军且为我尽力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小题3: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2分)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