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22 11:52: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1、单选题  【乘】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乘彼垝垣。《诗经·氓》(升,登)
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驾,乘坐)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骑,驾着)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量词,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趁,就着)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对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缦立远视,而望焉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B.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C.雷霆惊      乍:突然。
D.乃中《经首》之  会:指聚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节选自《逍遥游》)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穷发:不毛之地
B.而宋荣子犹然笑之——犹然:喜笑的样子
C.行比一乡——行比:行为比得上
D.未数数然也——数数然:急迫用世、谋求名利的样子
2.下列句式特点与“彼且奚适也”不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安能以身之察察
D.彼且恶乎待哉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假托古人的话,再一次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展翅南飞的雄奇壮观,再一次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这是《庄子》中常见的“重言”手法。
B.文中提出的“小大之辩”,是对“大”的肯定,对“小”的否定。说明在“有所待”上,斥鴳就不如鲲鹏。
C.文章采用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阐明逍遥游的境界,点明全文的主旨。
D.“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培育一个属于灵性的、充满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反映了庄子追求绝对心灵自由的要求。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C
3.B
4.(1)况且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
  (2)如果能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要依赖什么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小题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B.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为莫己若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D(A至于,到达。B东面,面向东。C面目,脸)
小题2:B(名词活用状语。A名词作动词,C动词作名词,D使动用法)
小题3:B(宾语前置。A介词短语后置,C判断句,D定语后置)
附译文: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懂得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有人认为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识记字音》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