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上阻风?宋 琬①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 ①宋琬:在顺治、康熙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
小题1: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4分)答:?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参考答案:
小题1:此句一语双关,明写过了瞿塘峡这险要之处,西行之路还十分漫长;(2分)实写未来的仕宦之路,(1分)正如这瞿塘峡西面的水路一样险恶,一样漫长。(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诗人将巨浪与“征人泪”作类比(或以巨浪比喻征人泪),征人的泪水竟如长江水一样滚滚不绝;并且以江上的如雪一般的白浪来比喻白发(或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和长江都为西风阻行而愁白了头发),更是新奇之至。(2分)抒发了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或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然后结合注释中关于作者的补充介绍理解诗句的深层含意。
小题2:首先要注意到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或拟人。诗中情景交融,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高压统治之下惊惧惶恐、愤懑悲凉的思想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剔?银?灯
范仲淹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①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②如共,刘伶③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④、老成?悴⑤。只有中间,些子⑥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注]①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与欧阳修在酒席上分别赋诗填词,以助酒兴。②争:怎。③刘伶:西晋狂士,嗜酒。④騃:呆。⑤?悴:衰弱貌。⑥些子:一点儿。1.上阕词人是如何评论三国英雄的?
?
?
2.请解说下阕“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句。
?
3.范仲淹在创作以“?,?”的政治抱负为主题的文学
作品时,态度是严肃的;此词写于他悲观失意,政治改革徒劳无功之时,在好友的酒桌
上,酒酣而作,故词的笔调?,词句?,我们不妨也说此
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由此请你简评一下范仲淹这个人物形象。
?
参考答案:
1.这些三国英雄用尽权谋机巧,不过是枉费心力,只闹了个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还不如像刘伶那样一醉方休。
2.人生只有中间一点点青年时代最可宝贵,怎忍心用她来追求功名利禄呢??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非常诙谐?通欲易懂?读罢此词,词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更为丰满了,几句牢骚话体现了他强烈的个性,词人不只是可敬。而且可爱。
本题解析:
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食笋
曾几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予,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1)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创作的关键在于立意。请你就这首诗的立意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诗中颔联对“笋”这一意象刻画的深层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此诗的立意可以说格调高尚。诗人以笋象征有才智的青年人,不但表现出对人才的爱惜,而且还从“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两句中,看出诗人对人才的保护。(意对即可)
(2)此联用“龙蛇”“虎豹”喻笋,说明笋在作者心目中具有强大、雄威的特点,还特别用了它生长在“风雷后”“雾雨余”,来烘托它的这些特点。由于笋象征人才,所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所爱慕的人才就犹如龙蛇虎豹一样坚强勇敢无畏。(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城东早春?
?雨晴?
杨巨源?王驾
诗家清景在新春,?雨前初见花间蕊,
绿柳才黄半未匀。?雨后全无叶底花。
若待上林花似锦,?蜂蝶纷纷过墙去,
出门俱是看花人。?却疑春色在邻家。
(1)?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4分)
杨诗?对象:?心情:?
王诗?对象:?心情:?
(2)?这两首诗的第二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
参考答案:(1)歌咏的对象分别是早春和残春,分别抒发了欣喜和惆怅惋惜之情。(每空1分)
(2)所写都非眼前实景,运用了虚写的手法。(2分)杨诗用想象中的盛春时的喧闹反衬早春的清新可喜;(1分)王诗想象春色在邻家,表现希望春天不曾远去(或希望把春天留住)的惜春心情。(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李商隐的《锦瑟》,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颔联的首句使用了哪些著作里的典故?有何用意?(2分)
(2) 全诗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请任选一联,说说你对其情景的理解,并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1)《庄子》;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欢乐短暂,但足以让自己珍惜。(2分)
(2)学生任选一联,有分析、理解,意思对即可。(3分)
参考示例:
第一联,思忆青春年华,一种惋惜、伤感和无可名状的情绪涌上心头。
第二联,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第三联,写才美不外现,或美好事物不能长在,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第四联,从“追梦”中醒来,知道梦已远去,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本题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识记能力,“庄生晓梦迷蝴蝶”是庄周作品《庄子》里的典故,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本意在于阐述一种“均物我,外形骸”的道家哲理;第二问,分析引用典故的用意,要注意结合诗歌的主旨来加以概括。
(2)试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于诗句情景的理解,要结合诗句展开分析,充分发挥想象力,借助自己的平时语言积累,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写作。
【参考译文】
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