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列唐诗与宋词,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结合诗句,简析白诗黄词所表达感情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虢寿麓评价黄庭坚这首《清平乐》时说:“通首思路回环,笔情跳脱,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转之妙。”结合诗句,分析本词在构思上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共同点:惋惜春光流逝。不同点:白诗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黄庭坚问春而至寻春,却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2)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然而,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自问自答中,波澜回环地画出春的脚步和形神,作者的恋春、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主观题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2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参考答案:1、只缘身在此山中 2、吹尽狂沙始到金 3、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天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
小题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小题2:诗的五六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除了对偶外还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清澈。(1分)喜欢清新的大自然,(1分)喜悦之中又含寂寞孤独(落寞抑郁)之气。(1分)
小题1:比喻手法(1分)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1分)给人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概括景物形象的特征,结合“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见底”“ 明镜”概括出清澈。由前三联写景得出作者对清新的大自然的喜欢,再结合尾联“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得出寂寞孤独的情怀。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首先答出手法是比喻,再进行解析,用“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最后回答出作用,形象生动、身临其境。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古意
李硕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①。
杀人莫敢前,须如谓毛碟②。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七尺:指生命。②碟,张开。
1.结合诗的五言部分,赏析本诗刻画的“男儿”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诗的七言部分是怎样表现男儿的思乡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本诗刻画了一个从军塞上猛勇粗犷的男儿形象。从事长征的男儿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带人。他胡须又多又硬,勇猛刚烈,他在马蹄之下与伙伴们打赌比输赢,战场上视死如归,奋勇杀敌,令敌人畏惧。(意对即可)
2.诗的七言部分,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将男儿的思乡之情含蓄而精炼的表露出来。先通过写景暗示男儿的思乡之情,在看到边塞的黄云后不免回望内地的白云,引起思乡之感;随后写辽东小妇吹出哀怨、悲凉的笛声勾起全军征人思乡的无限情思,在这样尽人都受感动的情况下,自然烘托出男儿的思乡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小题1:荆轲和而歌,?,?。(《荆轲刺秦王》)
小题2:?,枉用相存。?,心年旧恩。(曹操《短歌行》)
小题3:曲终收拨当心画,?。?,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两朝开济老巨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小题5:?,?,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参考答案:
小题1: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小题2:越陌度阡,契阔谈宴,
小题3: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小题4: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
小题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本题解析:默写题中有任何书写错误,则该题不得分。注意“徵、契、舫、频烦、肱”等字的写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