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档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B.“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D.“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一首从总体上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这是新诗常用的手法,这一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揭示作品的象征意义则是常见的考查内容。《迷途》按“追寻一被阻一归宿”的思路展开。“湖泊”“你”“眼睛”是同一概念,象征追寻的归宿,亦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眼睛”具有比喻和象征双重特质,就湖水而言,是比喻,就全诗意象而言,则是一种象征。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
(1)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点题,点明时间、地点;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相呼应。?
(2)别渚孤鸟,数帆归舟,晚风凄凄、红叶凋零,寒云惨淡、楼阁昏暗。此两联一句一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天的萧索,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以哀景衬哀情,表现了诗人凄凉而沉重的心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主观题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小题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分)
小题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运用反衬的手法(1分。要点“反衬”或“衬托”、“对比”),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1分。要点“向往”或“羡慕”),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2分。要点“渴望自由”)。意思对即可
小题2:“空”字意为“白白地”(1分。要点“白白地”), 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1分。要点“长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1分。要点“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1分。要点“无奈”或“痛苦”)。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从“笼莺”可知其是不自由的,而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却是自由自在的,可见其为对比、衬托。结合对比衬托的作用即可得出完整答案。
点评:对比、衬托的手法在诗歌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所以学生有必要多练习,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多借鉴。
小题2:本题首先要理解“空”在诗歌中的意思:笼莺空长了一双好翅膀,却无用武之地。然后,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炼字题,根据炼字题的格式答题就可以了。
点评:本题最大的特色是与课文联系很紧密,本诗中的“空”字与《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的用法一致,所以本题体现了课内知识迁移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南湖早春【注】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
1.颔联中“乱”和“平”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乱”是“自然、随意”的意思。这一“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
2.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遭遇贬谪的忧闷心情。(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