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 ![]() A.我觉其秽 B.臭之不察 则或咎其欲出者句读之不知 ![]() ![]() C.何以鼻为 D.踞炉而坐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1)现在烧帛的气味浓烈的了,但是你愚钝不知,就使火焰烧完下衣蔓延到上衣。(2)当大寒时,就自己沉迷在火炉旁,为自身考虑的话,实在已经错了。(3)这三个君主,如果把最大的公心作为嗜好,将百姓当作耳鼻,政情就能上下通达,没什么阻碍,即使有奸邪之人,又有什么罪恶能得逞呢?
本题解析:
小题1: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C 解释不正确,由原文内容上句“别臭察微”大意可知,察:察觉。所以选C。
小题2: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第一个“其”为人称代词,“它们”?第二个“其”为指示代词,“那,那些”。B项“之”均为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以”均为介词,“用”。 D项“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所以选A。
小题3: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不是秦二世杀了赵高,而是赵高杀了秦二世。所以选B。
小题4: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臭、遽、裳、溺、计、良、苟、众庶、虽。
译文:
我鼻子受寒,鼻道阻塞不通。倚附炉而坐,炉火烧着我的下衣。下衣烧成灰烬又烧到膝部,方才察觉而大吃一惊,撩起下衣一看,火苗闪闪发红,原来被火烧毁的下衣已有一半了。我于是骂鼻说:“十二种器官各有主管的对象,鼻主管什么?无非是察别细微的气味。不能察别气味,还要鼻子做什么呢!现在烧帛的气味够浓烈的了,但是你愚钝不知,就使火焰烧完下衣而蔓延至上衣。蒙蔽的祸患,难道不是太可悲了吗?”
过了好久,鼻忽然发出声音,声音同由嘴中出来的一样。说:“我接受命令作您的鼻子,到现在已有二十二年了。泽兰、蕲茝、椒聊、木犀,它们的气味芬芳,我能嗅闻得到,使您佩戴收藏。枯木、臭草、腐肉、鲍鱼,气味腥恶,我知道它们污浊,使您避藏。您脚不乱行、登山不遇毒物的原因,都是由于我称职啊。现在您竟然不晓养身,应当保暖却受寒,脱掉夹衣,穿上单衣,被风邪侵袭,体表高烧,体内郁滞,气机不畅,使我的嗅觉受阻,以至于火烧切身,却毫无察觉,这都是您的过失啊,对于鼻子来说有什么罪过呢?假如衣着饮食有节度,起居有规律,顺从阴阳,没有什么受伤,怎么会闻不到气味呢?再说古代的有志之士,到了老年,尚且生活不求舒适,只是奋求学问,大雪使皮肤皲裂,也不悠闲地烤火,唯恐适意会产生危害,知道向火能造成祸患,难道可以不谨慎吗?现在您正处在青年时期,就遭受丧父之祸。正应吃冰嚼雪,以土块为枕头,以草荐为坐席,忧思惊惧,冻饿挫折,还恐怕不能表达对父亲的孝心;您却恣纵无已,不多思虑,放肆无忌,颓废懒散。当大寒时,就自己沉迷在火炉旁,为自身考虑的话,实在已经错了。不责怪自己,却为什么反而责备我呢!蒙蔽的祸患,它是有所始的:秦二世胡亥昏惑,赵高才能弑杀他;梁武帝萧衍只信任逢迎之徒,方才有朱异弄权而致城破之患;隋炀帝杨广沉迷酒色,虞世基便放肆作恶。树木内部如不空虚,蚂蚁从哪里聚集呢?这三个君主,如果把最大的公心作为嗜好,将百姓当作耳鼻,政情就能上下通达,没有什么阻碍,即使有诈伪邪恶之人,又有什么罪恶能得逞呢?反而偏狭猜忌,偏信个别邪恶之徒,弃置众多忠义之士,把臭草当作香草,而抛弃芳香草木,从此祸乱不断产生,以致国家倾败。现在您不着力责备自己,却一味訾骂鼻子。自身的调理尚且不能明白,何况对于国事呢!”
我仰面叹息,低头愧思,弃去炉火,聚精会神,调养正气,不久鼻疾果然痊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哀(哀伤)民生之多艰/既替(代替)余以蕙纟襄兮
B.謇朝谇(谏争)而夕替/又申之以(因为)揽茝
C.鸷鸟之不群(合群)兮/忍尤(罪过)而攘诟
D.自(以)前世而固然/屈心而抑(压抑)志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为加粗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诘:追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 )
A.天子宁有种邪——重荣箕踞慢骂
B.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屈中国以尊夷狄
C.重荣诱之入塞——而充无厌之欲
D.重荣怒,执拽剌——此晋万世耻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荣肖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
3.B
4.(1)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2)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生命是宇宙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观点自古有之。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由“特殊”行星的物理环境造化的生命--这里指的是地球上的生命,是由简单的无机物质发展而来,虽说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非常复杂,但生命现象一经开始,就会逐步地向智慧生命阶段发展。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天文学上的一个影子是天体演化理论。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沙普利说过:“生命是广泛存在的,它是宇宙演化的自然产物。”对这段内容的恰当概括是:
A.在宇宙中,生命的发展是普遍现象。
B.生命是由特定的物理环境造化而成的。
C.生命必然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D.天文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文共四句话。第一句介绍自古以来人们看待生命的观点。第二句讲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第三句讲天体演化理论的作用。第四句讲生命产生的原因。选项B、C、D大致均由第二句得出,而这句只是举地球生命的例解说第一句。第一句才是全文的观点。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