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22 12:41: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表达技巧别具一格,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炼字典范,请对这两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
胡铨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注】①这是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胡铨贬居广东新州时写的一首词,秦桧见此词后,又贬胡铨于海南岛。②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小题1:简析“轻”字所隐含的意思。(4分)
小题2:“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其后问题。(7分)
定风波
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①,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②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③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④长。
【注】①央:尽。②回文:前秦才女苏蕙作回文诗以传情意。③金鸭:如鸭形的金属香炉。
④杵声:以杵捣物声,此指制作寒衣发出的声音。
小题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雁过秋空夜未央”,开篇写北雁南归、长夜漫漫,点明具体时间。
B.“隔窗烟月锁莲塘”的“锁”字,既写景致特征又含人物观景心情。
C.“沉水香消金鸭冷”写香不觉间已燃尽,以香消炉冷表现时间推移。
D.末句“候虫声接杵声长”写周同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愁绪得以排遣。

小题2:请结合全词,说说主人公长夜难眠之“愁”的原因有哪些。(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题稚川山水[唐]戴叔伦 ? 乡  思[宋]李觏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⑴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第一首的三、四句却予以倒置,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⑵同是写乡情归思,第二首诗与第一首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5、阅读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①“燃”“又” 两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②古人在谈到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3分)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