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①这首诗第二句写出了绣女怎样的动作情态?(2分)
②后两句主要表现了什么?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①写出了绣女们看到花开娇美,争先恐后取笔描画的情态和动作的轻灵优美。(2分,抓住“争、拈”这两个字来回答,意思对即可)
②后两句主要表现绣女们技艺高超,绣品精美。(2分)这两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2分)写屏风绣成后安放在春天的园子里,竟可乱真到让黄莺从柳条上飞下来,从侧面写出了绣女的技艺高超。(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小题1】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友人李翰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1)对朋友长久的思念;(2)对朋友孤舟浮海的关切;(3)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3分。每点1分)
【小题2】使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江月人格化(1分),融情于景(1分),表现出朋友到来的欣喜、欢悦(1分)。
【小题3】四海泛舟,浪迹天涯;万里来访,重视友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了无心计,物我相融。(4分。每点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长相忆”表现的是思念之情,“何处来”表现的是关切之情,第二联表现了二人友情之深。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结合文本用形容词概括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相信未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著,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诗中的“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不是作者自己。
C.这首诗句式基本整齐,隔行押韵,不少句子开头用字相同,使韵律和谐,有一种固有的音乐美。
D.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诗中的“我”是抒情主体——作者本人。《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在1968年,在他20岁时候写的,特点非常鲜明。思路清晰,前三节着眼于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随后的三节回答的是为什么会相信未来。诗歌的主旨明确,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要相信未来。意项丰富,形象生动,诗趣盎然。 诗歌善于借助新颖的比喻、贴切的拟人、整齐的反复表情达意,使得诗歌充满了张力和活力。全诗共分七节,每节四句,每句字数相差无几,匀称的结构很便于诵读。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伤春暮、怀人。“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2、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的夜晚清新、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只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