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
清平乐?
赵令畤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①青门,今宵雨魄云魂②。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注:①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②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
小题1:首句“春风依旧”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请指出并分析其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春风”点明时令(1分),领起上片对春风吹拂中的清和明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1分);“依旧”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1分),表明景虽美而人已去(1分),为下片对比抒情作铺垫(1分)。
小题2:对比(2分),“去年”“今宵”对比,表达物是人非之感;“一生憔悴”“几个黄昏”对比(2分),表现了诗人的相思之苦,突出情之摧人(2分)。(答借代、用典最多给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题目明确了要点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答题时的要点也要依次排列;必须咀嚼这四个字两个词语的所有含义,不要有遗漏;同时要注意到这四个字是处在首句的位置上。
小题2:“主要”运用的手法一般只要指出一种就可以了。答题时要先准确指出手法,然后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和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A.这首诗中的"王杨卢骆",即指初唐"四杰"。
B.这首诗评价了"王杨卢骆"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C.这首诗否定了对"王杨卢骆"哂未休"的态度和做法。
D.这首诗就"王杨卢骆""身与名俱灭"的结局抒发了叹惋之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对诗歌内容及主题的理解。《戏为六绝句》之一这首诗作者通过对“初唐四杰”的诗体文风的评价及在当时文坛所做的贡献,抒发了作者对“初唐四杰”肯定赞叹之情。
本题难度:困难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江宿
汤显祖
寂历①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注】①寂历:寂寞、冷清。
1.前两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分别是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稀”与“微”。“稀”字写出了江上渔火的稀少与微弱,“微”字写出了残月下树林的朦胧;营造了一种清幽、冷寂的氛围。(分析合理即可得分。)
2.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是静景,通过江水、渔火、残月、岸林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清幽、朦胧之景;后两句是动景,“水鸟惊犹宿”是静中有动,“流萤湿不飞”是动中有静。整首诗歌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并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夜的静幽与清寒。(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