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22 13:09: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①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②。垂杨紫陌③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本词是诗人春日与友人旧地同游而作的游宴诗歌。 ②从容:悠闲舒缓。 ③紫陌:京城郊外。
小题1:本词是一首游宴之作,但作者在上片中并未直接描写宴饮的场面,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5分)
小题2:结合诗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诗人不写酒筵之盛,也不写宴饮之欢乐,而是述说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离去,停留下来,一同欣赏大好风光;(2分)也是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而归;(1分)同时也以游宴的地点指出此行是故地重游,回忆了往昔的游赏之乐,同时为下文抒怀铺垫。(2分)
小题2:
“今年花胜去年红”既有希望友人尽情赏玩之意,又与上片“当时”句呼应,道出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及久别重逢的喜悦;(2分)“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虚笔想象,明年此处花朵将更加繁盛,但自己与友人又将天各一方,突显出了好友相逢,不能久聚的痛苦;(2分)此二句呼应前文“当时”句,将三年之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惜花来写别情,以新颖的构思,抒发好友难得聚首,见面旋即离别的伤感。(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此词上片叙事,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这里的新颖之处,是作者既未去写酒筳之盛,也未去写人们宴饮之乐,而是写作者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而去,能够停留下来,参加他们的宴饮,一道游赏这大好春光。首二句词语本于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而添一“共”字,便有了新意。“共从容”是兼风与人而言。对东风言,不仅是爱惜好风,且有留住光景,以便游赏之意;对人而言,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方归。“洛城东”揭出地点。洛阳公私园囿甚多,宋人李格非著有《洛阳名园记》专记之。京城效外的道路叫“紫陌”。“垂杨”和“东风”合看,可想见其暖风吹拂,翠柳飞舞,天气宜人,景色迷人,正是游赏的好时候、好处所。所以末两句说,都是过去携手同游过的地方,今天仍要全都重游一遍。“当时”就是下片的“去年”。“芳丛”说明此游主要是赏花。
小题2:
下片是抒情。头两句就是重重的感叹。“聚散苦匆匆”,是说本来就很难聚会,而刚刚会面,又要匆匆作别,这怎么不给人带来无穷的怅恨呢!“此恨无穷”并不仅仅指作者本人而言,也就是说,在亲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这种怅恨,从古到今,以至今后,永远都没有穷尽,都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矣!”(南朝梁江淹《别赋》)好友相逢,不能久聚,心情自然是非常难受的。这感叹就是对友人深情厚意的表现。下面三句是从眼前所见之景来抒写别情,也可以说是对上面的感叹的具体说明。“今年花胜去年红”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鲜艳,当然希望同友人尽情观赏。说“花胜去年红”,足见作者去年曾同友人来观赏过此花,此与上片“当时”相呼应,这里包含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说明此别已经一年,这次是久别重逢。聚会这么不容易,花又开得这么好,本来应当多多观赏,然而友人就要离去,怎能不使人痛惜?这句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正是清代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末两句更进一层:明年这花还将比今年开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自己和友人分居两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时,不知同谁再来共赏此花啊!再进一步说,明年自己也可能离开此地,更不知是谁来此赏花了。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立意与此词相近,可以合看,不过,杜诗意在伤老,此词则意在惜别。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而别情之重,亦说明同友人的情宜之深。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解答问题: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两首都写到了“春眠”,请指出其不同?


参考答案:
《春晓》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早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以用“春意闹”的“闹”字来表现。《田园乐》最后才写到春眠,花落莺啼反衬山客的居处和心境越加宁静,其意境主要在“静”上。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桃花扇·哀江南》中的一段唱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有人评论这段曲词“感慨寄于景,由此面翻见彼面”,翻见,就是反向推想而见出。你赞同这种评论吗?请结合套曲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赞同。 唱曲者旧地重游,将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寄托于眼前的衰败景象之中,由“破纸”“坏槛”推想出当年漂亮的新窗纸和色泽鲜亮的槛栏,由今日粉黛不见、笙箫不闻、灯船不闹、酒旗不挂,反推出当年秦淮的繁华,这种衰中见盛就是“由此面翻见彼面”。(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菩萨蛮
张孝祥
玉龙【注】细点三更月,庭花影下余残雪。寒色到书帏,有人清梦迷。
墙西歌吹好,烛暖香闺小。多病怯杯觞,不禁冬夜长。
  【注】玉龙,传说中的神龙,诗文中常常代指飞雪。这里指龙形的漏壶,即刻漏、滴漏,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
1.词的前两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艺术上的突出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词的前两句描绘出夜深人静,月映庭院,花之疏影和雪之残照相互衬托的凄冷意境。表达了作者因内心痛苦而感慨难眠的凄苦之情。(意对即可)
2.采用了对比手法。上片用“更月”、“花影”、“残雪”等景色,引出夜不能寐之人与沉迷美梦之人的对比;下片用“歌吹”、“香闺”、“怯杯”等,引出冬夜多病之人与香闺歌吹之人的对比。作者通过两次对比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无比感叹。(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鉴赏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撼庭秋
晏 殊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具体分析上阕中景和情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心长焰短”的含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全诗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也可)景语“碧纱秋月,梧桐夜雨”营造出一种宁静、凄冷的氛围,烘托出词人的孤苦寂寞。与情人离别,音信远隔千里,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
2.“心长焰短”表面指细长的烛心和短小的火焰。实际上,心长是指情长意长,悠长的思念和悠长的恨。焰短暗示着力不从心,暗示着希望渺茫。“心长焰短”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这样写巧妙地表达出了诗人悠长的思念和无法与伊人相聚的愁苦。(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