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垂虹亭①
米芾?
断云一叶洞庭②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③,垂虹秋色满东南。?
[注释]?①垂虹亭:在太湖东侧的吴江垂虹桥上。,桥形环若半月,长若垂虹。
②洞庭:此乃太湖之别名,非湖南省之洞庭湖。
③桑苎:代佛广植桑苎的家乡。
1、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对诗中一、二两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以“垂虹秋色满东南”结尾,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湖上的白帆如同白云,鲈鱼如同白玉雕成,柑橘如同黄金铸就。以白云喻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水为一、云帆难辨的境界,有动态美;以玉喻鱼,以金喻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鲈鱼和柑橘的金玉之质、金玉之色。(意对即可)
2、①照应题目,点明所写的景色。
②拓展了意境的空间,使东南大地都沉浸在垂虹金色的秋光里,表达了作者对垂虹亭深厚真挚的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早行”的?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三、四句主要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句诉诸感觉,写出清早露侵驼褐、寒意袭人的特点,同时也写出诗人“行”之“早”。诗人穿上露水不易湿透的驼褐出行,可见其上路之早,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意对即可)
(2)主要用了反衬手法,“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之感。(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诗句,恰当的一组是(?)
念奴娇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 。
A.别是闲滋味 更看今日晴未
B.却又闲愁滋味 更看今日晴未
C.别是闲滋味 更看家国破碎
D.却又闲愁滋味 更看家国破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问题。(7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小题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3分)
小题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偷”指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1分)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1分)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1分)
小题2:词中一“足”一“闲”尽显作者情感。一“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生活的满足。(2分)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生活的喜悦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要赏析古诗中某字的妙处,可从该字的意义所蕴含的情感、所描摹的情态、所描绘的形象等方面 去赏析。比如本题,“偷”本是个带有贬义的动词,可经作者用在此句中,便把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十分逼真的显现出来,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小题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要从具体的诗句出发,而这首先得从正确理解诗句内容开始。在本诗中,“万事从今足”的“足”字和“老夫静处闲看”的“闲”字,最为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其中,一个“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生活的满足。一个“闲”字,在轻快笔调之中,展现出作者的悠闲;透露出对当生活的喜悦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