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22 13:16: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曹操《短歌行》,回答后面问题。
1.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慨当慷(没有实际意义。以:而。)
B.唯有杜康(这里指代酒。)
C.瑟吹笙(弹奏)
D.枉用相存(白白地)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逝去的日子不必再提,忧苦也正一天天地增多。
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山不”两句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D.“周公”两句是诗人借用周公三次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
C.“山不厌高”以下四句,诗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得到贤才、统 一天下的雄心。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4.“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以朝露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最后两句的用典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恨 别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①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 ①河阳,地名,唐检校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小题1:诗人在首联和尾联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清人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颈联时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0.65]
(1)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2)江间波浪兼天涌,??,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3)?,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顾吾念之,?,徒以吾两人在也。?,其势不俱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一2题。
海 棠
郑 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姓卢,名莫愁,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②梁广:古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
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那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④颦。人生如逆旅⑤,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②改火:一年。?③筠:竹。
④翠眉:女子的眉毛。⑤逆旅:客舍;旅店,又常用以喻人生匆遽短促。
小题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5分)
小题2:“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结合下阕句子分析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6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