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2 13:26: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
天仙子
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①,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②。?沙上并禽③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 嘉禾小倅(cuì):秀州通判。倅,副职。记省:记得清楚。③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
(1)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赏析“弄”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1)上阕写“愁”,有对自然的春光已逝之愁,有对自己的年华老去之愁,以及往事成空、后期无定之愁。
[评分标准:本题3分。伤春,伤老,伤往事后期,3个要点各1分。]
(2)(示例)与上句,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或也写出了夜的静,表达内心寂寞、孤独)。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其险也如此,?!(《蜀道难》)
(2) ?,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行》)
(3)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赤壁赋》)


参考答案:(1)砰崖转石万壑雷?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2)银瓶乍破水浆迸,曲终收拨当心画
(3)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砰”、“ 壑”、“ 嗟”、“ 拨”、“ 匏”、“ 樽”、“ 渺”、“粟”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①红英间绿苔。
[注]颠倒:心神恍惚。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化用了唐朝诗人□□的诗句。(?)(1分)
A.王维
B.韩愈
C.杜牧
D.李贺

小题2: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下列各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早春景象,而下阕中的“红英间绿苔”描写的是暮春情景。
B.用“如酥”来形容小雨,主要表现出春雨给大地万物带来的滋润和生机。
C.下阕中“花不看开”的意思是盛放的鲜花已失去了含蓄内敛之美,不值得欣赏。
D.这首词化用前人的诗句,因其情景相合,故显得浑然一体,毫无生搬硬套之感。
小题3: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1分)
小题1:C
小题1:这首词情随景生,借景抒情。上阕描写黄莺初啼、微雨细润、嫩草萌生等早春美
好的景物,流露出作者对“一年春好处”的喜爱之情,下阕联想人生的兴衰,想象暮春的残
花败落之象,与早春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由此告诫人们要珍惜短暂的美好时光,享受人生
的美好。


本题解析:
小题1:“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的诗。
小题1:“盛放的鲜花已失去了含蓄内敛之美,不值得欣赏。”解析有误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共6分)
[中吕]?普天乐
滕 宾①
(其一)柳丝柔,莎茵②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其三)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注:①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到英宗至治年间(1308—1323)。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中吕]普天乐》是滕宾写的系列无题小令,这是其中的第一、第三首。
②莎茵:像毯子一样的草地。
小题1: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玉楼春》“ ?”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来。(2分)
小题2: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任选一首,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名句化用而来。(2分)
小题2: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任选一首,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第一首描摹出了春天的秀淡明丽、富有生机等特征,表现了诗人面对美好自然风光的无限喜悦之情; “儿孙月下扶犁”等场景的设想流露出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倾慕之情。
第二首用“残”“坠”“瘦”“稀”写出了秋天百卉凋零、草木摇落的萧瑟景象,表明时光飞逝,诗人因自己未能及早归隐田园而心生悔恨之情;“蜗角名,蝇兴利”,则直接抒发了对官场的厌弃之情,对名利的鄙视之意;“黄菊围绕”“良田数顷,黄牛一只”通过预想中的田园生活,表现其浩然归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拟人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
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启人神思。
D.这首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片童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没有夸张。这道题涉及了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考查,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接着读懂全诗,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赏析技法。《大林寺桃花》是一首记游诗,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全诗虽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