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25 21:45: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3分) ②方去唐未百年,而故宫殿已如此,殆于《黍离》之咏矣。(4分) ③《飞燕别传》以为伶玄所作,又有玄自叙。予窃有疑焉。(3分)
参考答案:①每当我阅读古代史书,追思悲悼古代的人事,(我)没有一次不合上书卷而感叹。(“每”可译为“常常”) ②刚刚距离唐朝灭亡不到一百年,但是原来的宫殿就已经像这样,几乎(或“大概”)和《黍离》歌咏的差不多吧。 ③《飞燕别传》被认为是伶玄所写,并且还有伶玄的自叙。我私下里对此有怀疑(或“我私下里有怀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赠御医何承云序 (明)陈继儒 士尝言,不为相则为将,乃医则二者多兼之。相寿国,医寿人,心相等也。相者制治于未乱,将者图变于预设,医者知微于腠理,智相等也。夫医一技耳,今且与将相絜短长而共低昂,得无重哉? 余尝心慕乎承云何公之医也,公克以医世其家,家有藏书,咸禁方奇经,多秘弗传。公受而读之,裁以己意,核以古法,术益精良,而公之名目益显。于是起为景王御医,声驰吴楚间!未几南归,而乡之扶疾而赖公以起者,户满屦矣。四方请学者,车塞道矣。公不问贫富远迩,求即辄应,授即辄中。故上自缙坤先生,以及细民之家,每见公,必拱手加敬,称仁人云。庚辰秋,余抱病三月,几与鬼邻,而复值母艰,内有哀痛迫肠,外有虚热攻体,时命大谬,谓当已耳。适余恍惚中若有以告公者,当是时,余未识公也。及公至,接而视之,洞烛如白日,投药试饵,应手而愈。故自今循顶至踵,得与有生之乐者,夫孰非公所赐耶? 然则公非直与将相等也,有特相不及公者三。将与相位尊骄倨,每倚富贵而羞贫贱,至疾苦不相闻;而公以药石惠及匹夫匹妇。其不及公者,一也。虚縻爵禄,执空文以罔主上,无所称塞;而公视人若视其身,治病若治其家,德不望报,报不厚责。其不及公者,二也。将相不贤,或巧樱善类,阴螯豪杰,以快私意;而公于贤士大夫,保恤调护,毕其技能,有扶植上人之心焉。其不及公者,三也。是三者,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异日不肖者倘有进,则请法其意而广之,公借其术以医不肖之身,不肖借其术以医天下之心,庶几有以谢公也夫。(选自《陈眉公全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寿国,医寿人——寿:使……长治久安 B.而复值母艰——值:看护 C.执空文以罔主上——罔:欺骗 D.则请法其意而广之——广:推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乃医则二者多兼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医者知微于腠理 寄蜉蝣于天地 C.裁以已意,核以古法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应手而愈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何承云“医德高尚”和“医术精湛”的一组是( ) A.公受而读之,裁以己意,核以古法每见公,必拱手加敬,称仁人云 B.乡之扶疾而赖公以起者,户满屦矣当是时,余未识公也 C.公不问贫富远迩,求即辄应,投即辄中按而视之,洞烛如白日,投药试饵,应手而愈 D.视人若视其身,治病若治其家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医一技耳,今且与将相絮短长而共低昂,得无重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自今循顶至踵,得与有生之乐者,夫孰非公所赐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肖借其术以医天下之心,庶几有以谢公也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C 4.(1)行医,不过是一门技艺而已,现今却跟将、相比长短而争高下,难道不重要吗? (2)所以从今而后从头到脚,能够给予生命的乐趣,哪个部位不是何公赐予的呢? (3)我凭借其医术品行以医治天下人之心,也许可以此感谢何公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有益于君”,君许之。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 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②於乎:呜呼。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A.①自请与太守俱 ②夫人之相与 B.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齐彭殇为妄作 C.①各任之以其能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①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 小题2:下列语句分别表现王先生的“说话艺术”和“不羁个性”的一项是(?)(4分) A.①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 ②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 B.①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②吾有益于君 C.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D.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②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
|
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B.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
C.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
D.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
小题4:翻译画线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
(2)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1)译文:皇帝如果问你怎么治理北海,使那里没有盗贼(抢劫、杀人的人),您回答说什么呢?
(2)译文:美好的言辞可以求得尊贵,美好的品行可以超越别人。君子用(把、拿)美好的言语赠送对方,小人用钱财赠送对方。
本题解析:
小题1:A 于:和、跟、同,介词 交往,动词 B 为:替、给,介词 是,动词 C 以:按照、依照、根据,介词 因,介词 D 之:的, 助词
小题2:B?第①句是皇帝的问话?第②句是北海太守转述王先生说的话,也是王先生想跟随太守前去的原因? C?第①句是王先生想通过户郎找太守并叮嘱他?第②句是太守没有违背王先生的想法? D?第①句是王先生对北海太守准备回答皇帝的问话的评价?第②句是皇帝授给王先生官职,并且是王先生说话艺术的结果
小题3: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话的艺术和策略;汉武帝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并非做事轻率、随意。
小题4: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即:如果。令:使、让。何以:用什么(宾语前置)。对:回答。(2)市:求得。加:超越。送以言、送以财:介词结构后置。相:对方。
点评:一、文段难度适中,符合高考浅易的要求。二、翻译题句子选用很好,包含的文言现象多,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三、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单独设置文言实词题,这不符合高考的命题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无所取材——忠告而善道之
B、孙以出之——吾其被发左衽
C、其为人也孝弟——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D、乡原,德之贼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同心而离居/同心:感情深厚
B.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
C.枉用相存/存:存在,保留
D.方宅十余亩/方:周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