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25 21:45: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
1、寻蒙国恩,臣洗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者,犹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舅母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刘夙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门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屈平王听之不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孙奇逢,字启泰,又字钟元,容城人。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学,欲以功业自著。年十七,举乡试。连丁父母忧,庐墓六年,旌表孝行。与定兴鹿善继讲学,一室默对,以圣贤相期。天启时,逆阉魏忠贤窃朝柄,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以党祸被逮。奇逢、善继故与三人友善。是时善继以主事赞大学士孙承宗军事。奇逢上书承宗,责以大义,请急疏救。承宗欲假入觐面陈,谋未就而光斗等已死厂狱。逆阉诬坐光斗等赃钜万,严追家属。奇逢与善继之父鹿正、新城张果中集士民醵金代输。光斗等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台垣及巡抚交章论荐,不起。孙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其后尚书范景文聘为赞画,俱辞不就。时畿内贼盗纵横,奇逢携家入易州五峰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部署守御,弦歌不辍。顺治二年,祭酒薛所蕴以奇逢学行可比元许衡、吴澄,荐长成均,奇逢以病辞。七年,南徙辉县之苏门。九年,工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遂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者亦授田使耕,所居成聚。奇逢之学,原本象山、阳明,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其治身务自刻厉。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逆阉魏忠贤窃朝柄——朝柄:朝廷大权
B.承宗欲假人面陈——觐:朝见皇帝
C.台垣及巡抚交章论荐,不——起:起身
D.以慎独为——宗:宗旨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周顺昌党祸被逮——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B.世传范阳三烈士也——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C.南徙辉县苏门——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D.用此名在天下人无忌嫉——今人有大功击之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十七,举乡试。连丁父母忧,庐墓六年,旌表孝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部署守御,弦歌不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对“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⑥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⑦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⑧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⑦⑧∕②③∕⑤⑥?
C、①④⑦⑧∕②⑤⑥∕③?
D、①④⑥⑦⑧∕②⑤∕③



4、其他题  文学常识填空:
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       ,它是我国古代            体史书,和         合称春秋三传。
2.《荆轲剌秦王》选自《      》。文中两个最精彩的场面是                         
3.鲁迅称赞       著的        是“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体例分为                                     五个部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记句容叟
袁枚
  舟过燕子矶,泊古寺,有叟训数僧。貌癯而古,须发堕落,高吟所作诗,齿缺不能音。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曰:“余非有道者,累于道者也。”询其姓,曰赵,句容人。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誓不娶,年十九,母亡。
  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绝欲得之,仡然从三人而行,裹粮趋洞所。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二人者秉烛继之。蝙蝠哑哑万数,如大片黑云来扑火,火灭。其一毒虺,长三四尺,狂走有声。三人苦畏,联衣带行山根,触顶碍眉,石乳雨下,讫不得住。又五六里,得坦穴,闻钟磬鸣,大喜奔之,石罅水所为。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从原径返,行且卧,迷无所复。闻人声如天外呼者,则三人之戚友具麦饭纸钱号于洞口也。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叟归,学茹气呼吸法,于三人中最为长年,卒衰废,与他老人同。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自悔空然慕道,几死穴中。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1.下列句 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孕之即不荤——茹:吃。
B.二人者烛继之——秉:举着。
C.仡然三人而行——从:跟随。
D.自悔然慕道——空:徒劳。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老翁“累于道”的一项是(? )
①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
②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③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
④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
⑤叟归,学茹气呼吸法
⑥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凡夫俗子为之向往并付诸行动,然而最终结果往往是水中捞月,枉费心血。
B.老翁面貌清癯古朴,似和传说中得道真人十分相似,然而答复却出人意料,文意顿显跌宕,引出后面对年轻时寻仙探洞经历的描述。
C.老翁年轻时求仙探洞的故事,令人回味。“闻钟磬鸣”却与神仙失之交臂,不但没有留在仙境,在返回的途中几乎迷路而死,令人警醒。
D.结尾处写老翁求仙不成,终于“衰废”,与凡人无异,又因不名一钱,只得“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绾合自然。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