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阅读》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一)
A.建筑的“文章”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鸿篇巨制”。 B.建筑的“文章”中,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 C.建筑的“文章”中,有纯粹用作点缀装饰的“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秀丽文字。 D.建筑的“文章”中,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也占有一席之地。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王岳川
①那一天是北京最冷的一个冬至。送走金开诚先生回到北大,我重新走进冰天雪地的未名湖,一种人去楼空、大师谢去的悲凉不由涌上心头。金先生的离去让我感到不仅是北大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和书法界重大损失。?
②开诚先生做学问和写书法都很严谨。《金开诚文集》(4卷)出版时,他的眼睛不好已不能自己校对,仍然对排版错字盯得很紧。从他的身上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校字如仇”。金先生备课超出常人地认真,讲稿上写满细细密密的小字,而且对着镜子录音练习讲授,他几乎把自己讲课的每一段内容都背下来。我有时候很疑惑地问:先生口若悬河,文惊四座,为何还要这样费心备课?他说:哪怕是成了教授博导,也要像青年教师第一次上台那样小心翼翼地去上课。
③像金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很多已经不上大课。但他在北京大学书法所授课期间,却坚持连续几天上大课。记得每次上课后我送他回家,见他坐在后车座上,面色憔悴,极度疲劳。一位70多岁的老人,能够一天连着上6个多小时课,中午只是简单地吃顿饭,这种人格襟抱是多么难得!?
④现在一些学生动辄就喜欢大话,研究大而空的东西。而金先生治学的方法很值得学习,他善于从语词句篇章的细处入手做学问,从文辞的考辨到书写自己的思想,其学问是由小及大,由具体而广博。先生不仅仅是个古文学家,教育学家,还是个思想家,他把自己的晚年献给了东方文化和中国思想的重建大业,站在中国立场上为中国文化发展做贡献。他终其一生做了重新梳理中国文化的工作:看哪些文化已经死亡了,哪些是文化中的碎片需要整理,哪些是中国学者需要重新创造的新文化。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是衰败淘汰的文化,而是经过欧风美雨的冲刷,成为生生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
⑤金先生在无锡一所大学任书法所所长,经常为无锡大众讲演。他自豪地说自己开创了一个先例——不收费讲演。在一切都以商品和金钱来衡量的当代社会,金先生的这种人格境界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⑥北大很多教授都非常忙,号称“空中飞人”,对学生的论文看得也不是很认真。金先生认为,学生论文出了问题,老师有重大责任,为人为学,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先生为了看论文特意买了个高倍放大镜,逐字逐句地读。发现论文的问题后,他把这个学生叫来,提了近百条意见。先生学问是巍巍高山,但又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在一点一滴中让人感受到其人格魅力与精神滋养。先生告诉我,这叫做爱惜羽毛,一个人从黑色的毛、杂色的毛,好不容易修炼成白天鹅,通体白色羽毛,但稍不留神,一点污渍,一泼脏水,就能污染了羽毛。?
⑦金先生很关心书法的国际交流,认为北大书法所提出“文化书法”,主要就是从事书法的国际交流,要将汉字审美化书写国际化。先生跟我说,中国书法如果自己关起门来,变成一个退休老人玩的东西,就没有意义了;书法必须要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当外国人学了汉语和汉字,拿起毛笔进行书写的时候,中国文化就如春风化雨般点点滴滴输出去了。?
⑧先生通过点点滴滴的人格修为和精神践行,将自己的音容笑貌留存人间,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选自2009.03.20《中华读书报》)
1.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金开诚先生虽眼睛一直不好,但他能很紧地盯住排版错字,真正做到“校字如仇”。
B.金先生备课非常认真,甚至对着镜子录音来练习讲授,能全部把讲课的内容背下来。
C.金先生从事梳理中国文化的工作,把自己献给了东方文化和中国思想的重建大业。
D.金先生的学问高不可攀,很多学生只能在一点一滴中感受到其人格魅力与精神滋养。
2.金开诚先生有哪些值得世人学习的“风范”?请分条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本中,金开诚先生对“中国文化(包括书法文化)”有哪些观点?请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刘先生
阿城
通过韩先生,我认识刘忠先生时,他居然已经46 岁了。人还单过。刘先生也是一个美食家-- 不少单身汉都是美食家。
刘先生年轻时,管不住嘴被人收获当了右派。他的女朋友,满脸歉疚同刘先生黄了。
刘先生是教员。他的专长是语法修辞。他特别爱好这东西(他当成右派,就是因为傻里吧唧地挑中央首长讲话中的语法修辞错误)。他家里的藏书,清一色,语法修辞!天天研究,乐此不疲。当为一代奇人。
我们常在韩先生家闲聊。刘先生有点不拘小节,侃着侃着,一抬屁股,“嘟”一声。把韩夫人搞得满脸通红。刘先生浑然不觉,问我:“老弟,我问你一个问题……”
“问罢。”我说。
“我问你:‘弯曲’和‘弯弯曲曲’,有什么不同?”
“弯曲和弯弯曲曲-- 弯曲就是弯曲呗,弯弯曲曲-- 弯弯曲曲,这个这个,其实也是弯弯曲曲。这是不言而喻的嘛。是不是?”
刘先生说:“不行不行。如果你给学生讲课,就像你这么说,能行吗?”
“那好哇,先生你说说看。”
“简单说:弯曲,就是不直!”他说。
“我还以为弯曲是直的呢。接着讲接着讲,弯弯曲曲。”我说。
“弯弯曲曲,就-- 是:弯上加弯,曲上加曲!”
“我的亲哥哥,你说得太对了,弯上加弯,曲上加曲,行,天才!”
说笑着,刘先生掏出一本某大学的学报,迅速翻到某页,指着一则“补白”,不无得意地说:“你看。”我接过一看,是刘先生的文章,《论“弯曲”与“弯弯曲曲”的不同》。这才收了笑,觉得扫兴起来。
刘先生也常到我家来。他一来,我女人就慌了。知道他是个挑剔的主儿,做什么吃呢?
我说,你随便做。文人就是这样,吃饱了,就要发发议论。
“那-- 就馅饼?”
“行,油大点。”
酣着性子,听完刘先生侃完他的“语法修辞”之新见之后,我笑着说:
“吃饭罢。行啦,下课罢。语法修辞也不能当新鲜蔬菜吃。”
“烙饼,”刘先生边吃边讲,“弟妹,像你这么烙,不行。这怎么能行呢?这叫什么饼呀?整个一个鞋垫儿。”
说得我们夫妇和孩子哈哈大笑。
我女人倒是十分谦虚。说:“刘老师,你说说,你给讲讲,怎么烙好,我学学。”
“好!”刘先生说,“比如是烙春饼。”
“烙春饼。”我女人学生似地重复着。
“对,烙春饼。用精粉1.2 斤,豆油少量。然后,用60 摄氏度热水和面,稍饧。”
“稍饧是啥意思?”我女人问。
“‘饧’者,‘候’也。”
“面和好了,等一会儿是吧?”我女人问。
“对。”
“然后呢?”
“然后,分出14 个剂儿,按扁。将其中7 个,刷点豆油。另外7 个呢压在上面。饼铛温热后改成微火,将合在一起的面剂儿擀薄置挡上。面变色了,翻个儿,再烙。烙出后,用净毛巾盖上。”
“这就行了是吧?”
“行了。然后,小葱蘸酱加肉炒粉丝卷饼吃。香咸开胃。”
“对!”女人兴奋了,“看看,看看,又学了一招!”
于是乎,刘先生很得意,又讲了“煎胡萝卜饼”“金银煎饼”“肉丝烩蛋饼”“咖喱饺饼”“葱油煎饼”“蛋面薄饼”“芙蓉虾饼”“冬菇肉饼”“木樨饼”,等等,又讲了些炒菜,像“拌腰片”“肉末豆腐”“醋溜鸡蛋”之类。又讲了如何如何做泡菜,什么“牛肉泡菜”“苏联泡菜”“日本番茄泡菜”,由泡菜又讲到咸菜,如“辣萝卜条”“白糖生姜片”“芥末茄子”。把我女人讲得直蒙。
吃饱了,补几口茶,就告辞了。
出了门,我说:“刘兄,你得成个家了,差不多了。别太理想化。”
刘先生说:“不行不行,太不行了,怎么说呢?我对女人不是太理想化,……是很伤心!一个人,挺好……”
我没再说,只是仰了头说:“今晚的月亮很圆呐,这是农历初几呀,这么圆?”
不久之前,刘先生终于结婚了。并且生了一个女孩。但朋友们说结婚后的刘先生,一点意思也没有了。韩先生说,老刘找的这个女人是个居家过日子的好手。“不过”,韩先生说,“正唯其如此,也就把老刘毁了。”说着,韩先生感慨起来:
“乱世出英雄,逆境造人才。平平淡淡,四平八稳,哪里有什么英才可谈呢!”
(原载《芒种》1993年第1期,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刘先生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划线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我没再说,只是仰了头说:‘今晚的月亮很圆呐,这是农历初几呀,这么圆?’”一句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结尾韩先生感慨:“乱世出英雄,逆境造人才。平平淡淡,四平八稳,哪里有什么英才可谈呢?!”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呢?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1986年,中国商业部在新颁发的小麦粉标准里,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卫生部同步将过氧化苯甲酰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10年9月中旬,卫生部办公厅在对“关于再次建议尽快出台新的小麦粉国家标准”的答复中表示,遵循技术上确有必要且安全可靠的原则,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已审查并同意注销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
面粉增白剂是中国目前准许使用的1513种(其中包括食品香料1027种)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中国在普通面粉中使用增白剂,已有20多年。多年来,伴随着面粉增白剂的使用产生了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并因此而引起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人们欣赏和喜爱雪白或较白的面粉,这成为增白剂被加入面粉的直接原因。用小麦新加工出来的面粉中含有微量的脂溶性β-胡萝卜素,它呈浅黄色,使得面粉微黄,色泽不佳。但是,这样的面粉经过一段时期的贮存,可以依靠空气中的氧化作用,使脂溶性β-胡萝卜素的共轭双键被自然氧化而破坏,从而改善和提高面粉的色泽。但这需要较长时间。于是,能让面粉立竿见影增白的过氧化苯甲酰被人们选中。添加这种增白剂不仅工艺简单,综合效果也好。增白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面粉质量,如抑制面粉的霉变,减少面粉长期贮存而产生的霉变风险。因为增白剂放入面粉中会释放原子态氧和苯甲酸,后者是食品工业普遍使用的防腐剂。面粉经过增白剂处理后,可以氧化面粉中的β-胡萝卜素,提高面粉的白度,使得面粉加工设备水平不再成为影响面粉色泽的唯一因素,因而可以使小麦在加工同一等级面粉时相对提高出粉率。这既能提高面粉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相对增加了粮食产量。同时,采用增白剂后的面粉,可以在几天之内完成熟化过程,让馒头等面食看起来质量更好,体积更大。
专家和研究人员认为,添加少量的增白剂是安全的。然而,现在相当多的人,包括专业人员和公众都认为,面粉中不使用增白剂的利要大于使用增白剂。因为使用增白剂会破坏营养,更会带来很多安全问题,甚至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增白剂危害健康的主要表现是它有致癌作用。同时,过氧化苯甲酰是略带刺激性气味的白色粉末,在加热或受到摩擦时易产生爆炸,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人的皮肤、上呼吸道有确切的刺激性和致敏性。过氧化苯甲酰危害健康还表现在对一些肝脏病人的损害。这种损害恰恰是因为添加了增白剂,即增白剂可以释放出防止面粉霉变的产物苯甲酸。若长期食用含过量添加剂的面粉及其制成品,就会造成苯慢性中毒,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尤其是对肝脏的损害较大。
1997年,欧盟所有的成员国已全部禁用面粉增白剂。在这些国家里,过氧化苯甲酰和三聚氰胺一样,不被允许用于食品生产。可以说,现在我国同意注销过氧化苯甲酰正是为我们的食品安全加了一道保险。(有删改)
1.从原文看,之前有关部门允许在面粉里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的根本原因是(? )
A.加入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和面制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欣赏需要。
B.面粉中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可以满足面粉和面食生产经营者的需要。
C.在规定范围内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是有利并且安全的。
D.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增白剂见效快,工艺简单,综合效果好。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粉增白剂在改善和提高面粉色泽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面粉的霉变,从而提升面粉的质量。
B.添加了面粉增白剂之后,提高了面粉加工水平,这样就提高了小麦的出粉率,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增加。
C.增白剂危害健康的主要表现是它有致癌作用,对人的皮肤、上呼吸道及肝脏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D.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现在人们基本达成了使用增白剂会引发包括危及生命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共识。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消费者不再将“白”作为面粉、面制品的质量评判标准,那么有关生产经营者就不再需要添加增白剂了。
B.从不同的角度讲,允许或禁止将过氧化苯甲酰等化学合成物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各有道理的。
C.食品安全问题数量的多少,事实上是与被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数量多少成正比的。
D.从二十多年后过氧化苯甲酰最终被国家同意注销的实例来看,将来弊大于利的食品添加剂不会被人们再使用。
5、阅读题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胡晓明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
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神非常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丰子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戏。离上海华东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是阿宝么!”确实是阿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2009年第10期)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中“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弓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心灵以极大的震颤。
C.世界万物有情有义,丰子恺的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的,这是古代“万物有情”哲学观念的体现,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这种观念。
D.文中说丰子恺画的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意思是说丰子恺的画还有些稚嫩。
E.从丰子恺的画中可以捕捉到他看世界的眼光,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理解,观察出他对人生的感动。
小题2:为什么说“丰子恺的艺术像水”呢?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文中提到“阿宝做媒人”的画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小题4:文中“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这句话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和启示?(8分)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