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8-25 22:21: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释:?①刬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写离别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本词结尾“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一句,“意蕴深厚”,“有不尽之意”。试加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以绵绵春雨和滔滔江水比喻离愁之深远。写弱柳留船,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2)运用虚写手法,设想别后友人思我、回望却有无数乱山遮隔的情景。表面写友人思我,实际也暗含我思友人。把双方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借哪些景物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借红树、青山、斜日、草色、落花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意对即可)
2、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1-2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处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 对两首词的词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驿处”、“断桥”、“黄昏”、“更著风和雨”,写出了梅花所处环境的荒凉、恶劣,写出了受到打击的情景。
B. “一任群芳妒”,表明了作者面对排斥、打击而无可奈何的心境,孤独苦闷的心情。
C. 毛泽东的词用“飞雪”、“悬崖”、“百丈冰”,写出了梅花凌风傲雪,不畏严寒的品质。
D.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意为当春天来临,百花盛开之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凋落的花瓣处在万花丛中,仍露出欣慰的笑容。
2. 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两首词均以写景入手,通过景物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梅花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效的背景。
B. 两首词都表现出梅花不与百花争春,甘愿自己经风着雨,也要保持高尚品德的优秀品格。
C. 两首词的意境是不同的。陆游的词流露出寂寞无奈、孤芳自赏的消极心态,毛泽东的词则表现了与群芳同春、积极向上的思想。
D. 毛泽东词中的梅花是威武不屈的,迎着严寒冰雪,傲然挺立,坚持真理的革命者形象,陆游词中的梅花则是封建士大夫既保持节操,又消极无奈情景的写照。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8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整首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4分)
小题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每问2分,共4分)
小题1: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诗人用以景写情的手法,借景抒情,从景物中感悟到了真意,表达出作者热爱自然之趣、回归田园之喜。(手法准确2分,情感把握正确2分。答其它表现手法言之成理也可以。)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楹:柱子。
③赊:远。
⑴填空:(3分)
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        的草堂环境;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
⑵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3分)


参考答案:
(1)春天;开阔幽静;优游闲适(热爱大自然春天) [每空1分,3分]
附:作者写到了澄澈的江水,郁郁葱葱的树木,姹紫嫣红的花朵,细雨中的游鱼,微风中的燕子。这些景物描写让人看到了春天的美丽。而头尾两联的呼应,写出的是开阔幽静的草堂环境,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2)中间四句承“眺望”而写景物。视角由远而近,由下而上,描写动静相宜。写浩荡的江水是远景,描树木花朵是近景。如果说颈联是写静景,那么颔联就是写动景了:鱼儿在细雨中欢欣地畅游,燕子在微风里倾斜地掠过。“出”、“斜”二字,传神的描绘出了微风细雨
中鱼和燕子的动态,是逼肖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达出的是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加波浪线的要点“由远而近,由下而上”、“动静相宜”、“细节描写”,任意答对两处得3分,答对一处得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