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释:?①刬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写离别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本词结尾“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一句,“意蕴深厚”,“有不尽之意”。试加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以绵绵春雨和滔滔江水比喻离愁之深远。写弱柳留船,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2)运用虚写手法,设想别后友人思我、回望却有无数乱山遮隔的情景。表面写友人思我,实际也暗含我思友人。把双方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借哪些景物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借红树、青山、斜日、草色、落花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意对即可)
2、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1-2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处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 对两首词的词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驿处”、“断桥”、“黄昏”、“更著风和雨”,写出了梅花所处环境的荒凉、恶劣,写出了受到打击的情景。
B. “一任群芳妒”,表明了作者面对排斥、打击而无可奈何的心境,孤独苦闷的心情。
C. 毛泽东的词用“飞雪”、“悬崖”、“百丈冰”,写出了梅花凌风傲雪,不畏严寒的品质。
D.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意为当春天来临,百花盛开之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凋落的花瓣处在万花丛中,仍露出欣慰的笑容。
2. 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两首词均以写景入手,通过景物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梅花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效的背景。
B. 两首词都表现出梅花不与百花争春,甘愿自己经风着雨,也要保持高尚品德的优秀品格。
C. 两首词的意境是不同的。陆游的词流露出寂寞无奈、孤芳自赏的消极心态,毛泽东的词则表现了与群芳同春、积极向上的思想。
D. 毛泽东词中的梅花是威武不屈的,迎着严寒冰雪,傲然挺立,坚持真理的革命者形象,陆游词中的梅花则是封建士大夫既保持节操,又消极无奈情景的写照。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8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整首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4分)
小题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每问2分,共4分)
小题1: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诗人用以景写情的手法,借景抒情,从景物中感悟到了真意,表达出作者热爱自然之趣、回归田园之喜。(手法准确2分,情感把握正确2分。答其它表现手法言之成理也可以。)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楹:柱子。
③赊:远。
⑴填空:(3分)
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 的草堂环境;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
⑵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3分)
参考答案:
(1)春天;开阔幽静;优游闲适(热爱大自然春天) [每空1分,3分]
附:作者写到了澄澈的江水,郁郁葱葱的树木,姹紫嫣红的花朵,细雨中的游鱼,微风中的燕子。这些景物描写让人看到了春天的美丽。而头尾两联的呼应,写出的是开阔幽静的草堂环境,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2)中间四句承“眺望”而写景物。视角由远而近,由下而上,描写动静相宜。写浩荡的江水是远景,描树木花朵是近景。如果说颈联是写静景,那么颔联就是写动景了:鱼儿在细雨中欢欣地畅游,燕子在微风里倾斜地掠过。“出”、“斜”二字,传神的描绘出了微风细雨
中鱼和燕子的动态,是逼肖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达出的是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加波浪线的要点“由远而近,由下而上”、“动静相宜”、“细节描写”,任意答对两处得3分,答对一处得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