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8-25 22:51: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凶:闹饥荒、歉收
B.谷与鱼鳖不可食——胜:尽,完
C.养生丧死无,王道之始也——憾:缺憾
D.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郑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小题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
孔子:?
韩非子:?
小题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重义轻利?重利轻义
小题1:孔子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反对的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韩非子认为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不存在道义关系。(以上“析”) “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各有偏颇,应该强调义利的统一,反对以利害义和以“义”害利。(以上“评”)(分析2分,评论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题目设置单纯,难度也较低,很明显,孔子把君子和“义”放在一起,把“利”和小人放在一起,重义轻利十分清楚;而韩非子则从“趋利”的角度谈人的行为,得出重利轻义的结论。
小题1:试题分析:对不同观点评价是考查学生逻辑思维严密性的一个手段,不同的观点一定是站在某一个角度产生的,因而,在评价的时候,我们既要站在原来观点的角度审视其合理性,又要从另外角度思考其弊端或者局限性。这是观点评价的核心所在。
点评:题目难度较大,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学生只要平时有过训练经历,应该比较好解决。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先师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
医生善于吮吸人的伤口,嘴里含着人的血液,并不是因为有骨肉亲情,是为利益所驱使。因此造车的人制造车,就希望人们富有、地位尊贵;木工制造棺材,就希望人们早夭、死亡。(这)并不是因为造车的人仁爱而木工邪恶。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6题。
钟?离?意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日:“《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其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日:“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还,以病免。
后除暇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日:“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日:“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竞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①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日:“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注释]①班: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愆:过失。
B.辟大司徒侯霸府?辟:征召。
C.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怜?伤:悲伤。
D.坐臧千金,征还服法 ?坐臧:犯了贪赃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意遂于道解徒桎梏?②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
B.①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②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
C.①建父闻之,为建设酒?②民防广为父报仇
D.①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 ?②意亦具以闻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守甚贤之,遂任(意)以县事。?B.(意)诏部徒诣河内,时寒冬。
C.与克期(徒)具至,无或违者。?D.(意)不忍加刑,遣令(建)长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意辄移属其使作徒衣。
②罪自我归,义不累下。
③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④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表明钟离意“仁于用心”的一组是.? (? )
①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②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
③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④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
⑤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⑥遂令建进药而死
A.①②⑤? B.②④⑥?C.①③④?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钟离意为督邮时,向太守提出了“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的建议,受到太守的赞许,于是被委任管理县里的事务。由于钟离意勤政爱民真抓实干,会稽百姓在大疫中大多数受到救济。
B.钟离意在大司徒侯霸幕府时,在遣送囚徒到河内正值冬寒,就动员当时所在的弘农县给囚徒制做棉衣,弘农县令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给囚徒做了棉衣后,就写信向光武帝汇报此事。
C.钟离意押解囚徒时敢于打开囚徒枷锁,听任他们随意走动;不给盗窃犯檀建加刑,遣送他长期回家休假;把罪犯防广放回家去给母亲办理丧事等。他的仁爱和宽容,使罪犯受到了感化。
D.钟离意担任尚书,破获了交阯太守张恢的贪赃枉法案,由于办案有功,显宗下诏把没收的钱物赏赐给群臣,钟离意非但不谢皇恩,反而把所赏放在地上不予接受,表现出一身正气。


参考答案:1.C。“怜伤”是哀怜、同情的意思。2.B。省略的应是“上”,而不是 “意”。
3.B。A项两个“于”字都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B项①句的“乃”副词,相当于“竟”;②句“乃”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就”。C项“为”字是介词,相当于“给”。D项“以”字是连词,相当于“而”。4.①钟离意就让弘农县给囚徒们制做用来御寒的衣服。②如被治罪,是因我放犯人回家的,我守信用不牵累你们。③把所赐的珠玑全部放在地上,并不拜谢皇上恩赐。④钟离意亲自隐恤,经营供给医药。5.C。②说明钟的升迁情况。⑤说明钟离意清正不受赃物。⑥钟离意的“仁于用心”使建父受到感动,这是对钟离意的侧面描写。
6.D。原文中未交代交阯太守张恢贪赃枉法案是钟离意破获的。


本题解析:[译文]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少年时做过郡督邮。当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的,府下登记在案考察。钟离意封还记载时,进去对太守说:“《春秋》说先内后外,《诗经》说‘在家做妻的榜样,推广到治家治国’。就是说,明晓政令教化的根本,由身边的人推广到远处的人。现今应该先清理府内,暂且把考察远县细微的过失放松一些。”太守认为他很贤能,就委任他管县里的事。建武十四年(公元39年)会稽发生大瘟疫,死了的人用万来计算,钟离意亲自隐恤,经营供给医药,所属地区的百姓绝大多数受到了他的救济。
钟离意被单荐为孝廉,再次升迁,征召到大司徒侯霸幕府。朝廷下诏要送囚徒到河内,时值隆冬天寒,囚徒患病不能行走。路过弘农县时,钟离意就让县里替囚徒制做棉衣,县里不得已给了他,但上书朝廷报告,钟离意也将全部情况上报。光武帝得到奏章,给侯霸看,并说:“你所派的掾吏良心竟这么好啊,的确是个好官吏。”钟离意在路上解除囚徒的枷锁,听任他们随便走动,但规定了到目的地的日期,囚徒们按期到达,没有一个违背的。回来后,以病免职。
后来授职为暇丘县令。官吏中有个叫檀建的偷窃县里的东西,钟离意屏退左右私自问供,檀建叩头服罪,钟离意不忍心加刑罚,遣送他回家令他长期休假。檀建的父亲听到了,替檀建安排了酒席,对他说:“我听说无道之君用刀杀人,有道之君用义代替杀人。你有罪,命该如此。”于是令檀建服药而死。建武二十五年(公元50年),升为堂邑县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被捕入狱,他的母亲病死了,防广哭泣不能进食。钟离意哀怜他,于是让防广回家,使他能为母亲办理丧事。丞椽都争论不能放人,钟离意说:“罪人是我放回的,我坚守信义,决不连累你们。”于是就放他走了。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钟离意秘密地上报其事,防广竟减除了死罪。显宗即位,钟离意被征拜为尚书。这时交阯太守张恢,因贪赃千金之罪,征回京师伏法。钱物等用簿本记载没收交大司农,朝廷下诏将赃物赐给群臣。钟离意得到一些珍珠,全部放到地上而不拜赐。显宗奇怪而问其原故,钟离意回答说:“我听说孔子忍渴不饮盗泉之水,曾参听到‘胜母’的地名而回车,讨厌其名字哩。这些肮脏的宝物,的确不敢拜受。”显宗感叹道:“尚书的话多么清正啊!”于是改以库钱30万赐给钟离意,又升任他为尚书仆射。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吕罗汉,本东平寿张人。其先,石勒时徙居幽州。父温,字晞阳,善书,好施,有文武才略。罗汉少好学,性廉直,乡人有分争者皆就而质焉。慕容垂以为河间太守。
  皇始初,以郡来降,太祖嘉之,赐爵魏昌男,拜钜鹿太守。清身奉公,务存赡恤,妻子不免饥寒。民颂之曰:“时惟府君,克己清明。缉我荒土,民胥乐生。愿寿无疆,以享长龄。”
  罗汉仁笃慎密,弱冠以武干知名。父温之佐秦州,罗汉随侍。陇右氐杨难当率众数万寇上邽,秦民多应之。镇将元意头知罗汉善射,共登西城楼,令罗汉射难当队将及兵二十三人,应弦而殪。贼众转盛罗汉进计曰今若不出战示敌以弱众情携贰大事去矣意头善之即简千余骑令罗汉出战罗汉与诸骑策马大呼直冲难当军众皆披靡。
  上邽人八千余家据险为逆,诏罗汉率骑一千讨擒之。后从征悬瓠①,罗汉与琅邪王驾前招慰,降者九千余户。比至盱眙,频破贼军,擒其将顾俨、李观之等。以功迁羽林中郎,赐爵乌程子,加建威将军。
  泾州民张羌郎扇惑陇东,聚众千余人,州军讨之不能制。罗汉率步骑一千击羌郎,擒之。仇池氐、羌②叛逆遂甚,所在锋起,道路断绝。其贼帅蛩廉、符祈等皆受刘昱官爵。略阳公为都将,亲与罗汉赴讨,所在破之,生擒廉、祈等。秦益阻远,南连仇池,西接赤水,诸羌恃险,数为叛逆。自罗汉莅州,抚以威惠,西戎怀德,土境怗然。
  后征拜内都大官。听讼察狱,多得其情。太和六年,卒于官。高祖深悼惜之,赐命服一袭,赠以本官,谥曰庄公。(节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改
  【注释】①悬瓠,古城名。因为城北、汝水屈曲如垂瓠,故名。在今河南汝南。②氐、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存恤/救济
B.陇右氐杨难当率众数万上邽/侵犯
C.为叛逆/屡次
D.听讼察/监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功迁羽林中郎/自罗汉莅州,抚威惠
B.民颂曰/高祖深悼惜
C.罗汉琅邪王驾前招慰/略阳公为都将,亲罗汉赴讨
D.贼帅蛩廉、符祈等皆受刘昱官爵/多得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吕罗汉“能征善战”的一项是?(  )
①皇始初,以郡来降
②缉我荒土,民胥乐生
③难当队将及兵二十三人,应弦而殪
④比至盱眙,频破贼军,擒其将顾俨、李观之等
⑤聚众千余人,州军讨之不能制
⑥罗汉率步骑一千击羌郎,擒之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罗汉的先祖在石勒时代迁居幽州。吕罗汉的父亲喜好施与,有文武才略。而吕罗汉仁义笃厚,谨慎细密,廉洁正直,在少年时代就以武才出名。
B.吕罗汉的父亲吕温佐治秦州时,他随同侍奉父亲。杨难当进犯上邽时,镇将元意头知道吕罗汉善于射箭,便与他共登西城楼,让他射杀,杨难当队将及兵士二十三人全都应弦而倒。
C.上邽人八千多家据险叛逆,皇帝下诏命吕罗汉率领骑兵一千讨伐擒拿敌人。结果,降顺的有九千多户。等到了盱眙,他频频破灭敌人,还擒捉敌将顾俨、李观之等。因功加官进爵。
D.仇池的氐人和羌人叛逆之风猖獗,所到之处道路被其断绝。略阳公亲与吕罗汉前去讨伐,生捉蛩廉、符祈等人。诸羌人凭着天险屡屡叛逆,吕罗汉担任州长官后,很好地安抚了州民。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贼?众?转?盛?罗?汉?进?计?曰?今?若?不?出?战?示?敌?以?弱?众?情?携?贰?大?事?去?矣?意?头?善?之?
即?简?千?余?骑?令?罗?汉?出?战?罗?汉?与?诸?骑?策?马?大?呼?直?冲?难?当?军?众?皆?披?靡。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乡人有分争者皆就而质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西戎怀德,土境怗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C
4.C
5.贼众转盛/罗汉进计曰/今若不出战/示敌以弱/众情携贰/大事去矣/意头善之/即简千余骑/令罗汉出战/罗汉与诸骑策马大呼/直冲难当军/众皆披靡。
6.①乡里有人发生纠纷都到他那里对质。
  ②西部百姓感怀皇上恩德,羌地全境很平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徐君星标墓志铭
清?袁枚
余尝铭弈国手之范西屏墓矣,今又得一人于吴江梨里,曰徐君星标,名璇。生有心计,以羸废书,性独好弈。父培云,故国手也。四方弈者争来相角。星标衣文葆①,疏双丫髻,哑哑然旁立谛视,竟日不去,亦不言。父奇之,微哂而已。
居无何,西江棋客来,值培云外出,乃抱星标膝上,戏曰:“若能代而翁与我弈乎?”应声曰:“唯。”客怜其幼,问让子若干。星标跽而请曰:“儿主人也,客远来,愿让客先。”客笑而从之,甫数著,觉有异势不能休,攒眉苦思,裁下一子,星标随手支应,即往阶下抛堶②嬉戏。客惧损名,佯作便旋③状遁去。当时,星标年才十有一。
其布局审势虽本家法,而常出意外之奇。或敌人坚壁高垒,万无破法,星标强投数子于闲处,若惹人嘲笑者。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古称人能数遍天星,则尽其棋势,星标其庶乎?余按六朝人主好弈。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而竟没没然抱技以终。然则天下事有遇有不遇,类皆如弈耶!呜呼,惜矣!星标有子达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星标亦不教也。
铭曰:天之所相,其生不偶,以故駃騠④生七日而超其母。吁嗟徐君世罕有,能向弈秋⑤借其手,坐隐一枰消永昼。天年终时六十九,我为之铭葬高阜。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选自《袁枚诗文选译》)
【注】
①文葆:文绣的襁褓。葆同“褓”,此指儿童穿的绣花衣。
②抛堶:一种抛砖块的游戏。
③便旋:小便。
④駃騠:即骡,公马与母驴所生,体与力均优于驴。
⑤弈秋:传说中极善于下棋的人。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废书,性独好弈    羸:瘦弱
B.父奇之,微而已     哂:微笑
C.星标投数子于闲处    强:故意
D.客其幼,问让子若干   怜:可怜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徐星标高妙棋艺的一组是(3分)
①以羸废书,性独好弈?
②客惧损名,佯作便旋状遁去
③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④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
⑤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⑥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墓志铭实际上是一篇人物小传,记述了一位平民棋手的生平事迹。徐星标的高超棋艺离不开家庭的耳濡目染,更离不开自己的天赋与勤奋。
B.文章第二段写西江棋客与星标的对弈,笔法曲折,人物的性格也很鲜明,颇有传奇特点,写活了一位天才棋童的形象。
C.作者拿徐星标命运与南朝时期受重视的围棋国手相比较,为他身怀绝技却生不逢时的命运感到惋惜,为他未能尽展报国之志而感喟。
D.徐星标成为围棋高手与 他的性格有关。“生有心计”,也就是生来好琢磨事理。而他的儿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并且他也不教。这些都说明教育要顺应儿童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题4:请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矩,可怜焦土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节选自《世说新语》)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一会儿棋势却远近照应,像火生于一堆木柴之中,变成了不可遏止的燎原大火;又像投降的士兵作了内应,一时间伏兵四起。(“近邻远映”“燎原”各1分,句子流畅1分)(2)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偷偷地察看仿效,都不能赶上他。(“窥伺”“如”各1分,句子流畅1分)(3)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刘邦率兵)攻取,楚国人(项羽接着)放了一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举”“焦土”各1分,句子流畅1分)
小题5: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本题解析:
小题1:怜:怜爱。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文句“客怜其幼,问让子若干”说看他年纪小,想让子,解释为“可怜”语意过重,不合文意。
小题2: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徐星标”特征是“高妙棋艺”的一组,①说徐星标喜欢下棋,④说其他人,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3:这是一道对文章进行赏析的题目,涉及到文章的内容、手法等,命题时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要么事件错误,要么手法有明确错误,答题时注意辨别。选项C“为他未能尽展报国之志而感喟”牵强。他只是一名棋手而已,只不过没遇到南朝举国重视围棋的时代而已。
小题4: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1)近邻远映——棋势却远近照应。(2)效——仿效,如——赶上他。(3)举——(被刘邦率兵)攻取,一矩——放了一把火,可怜——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焦土——化为一片)焦土。(被动句,名词动用)
小题5: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事件中间的停顿)默然无言(事件变化)徐向局(人物变化)客问淮上利害(人物变化)答曰(引起下文)小儿辈大破贼(事件转换)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参考译文】
我曾为下棋的国手范西平作墓志铭,如今在吴江梨里又得到一人,就是徐君星标,名璇。他生来很有心计,因为身体孱弱而没有读书,生性只是喜爱下棋。父亲培云过去也是下棋的国手,四面八方的人争着来一比高下。星标穿着绣花童衣,梳着两个丫髻,默默地站在旁边注意观看,整天不离开,也不说话。他父亲感到惊异,但也只是微笑而已。
没过多久,西江有棋客来,正巧培云外出。客人于是把星标 抱在膝上,开玩笑说:“你能代你父亲和我下棋吗?”星标随即答应说:“行。”客人念他年纪小,问他要让多少子。星标跪坐着对客人说:“孩儿我是主人,你是远来的客人,愿让你先走。”客人笑着听从了。才下几着,觉得有股非常的棋势难以阻挡,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才下一子;星标随手应招,又马上到台阶下面玩抛砖游戏去了。客人害怕坏了自己的名声,假装要小便的样子偷偷逃走了。这时候,星标才十一岁。
他下棋的布局和审度棋势虽然是出于家传,但常有出其不意的妙招。有时对手严密防守,绝没有破它的办法,星标就故意在闲处硬下几子,像惹别人取笑似的。一会儿棋势却远近照应,像火生于一堆木柴之中,变成了不可遏止的燎原大火;又像投降的士兵作了内应,一时间伏兵四起,看的人又吃惊又高兴,连连叫绝,却始终摸不透其中的奥妙。古人传说能数遍天上的星星,那么就能完全了解棋势,星标大概差不多就是这样吧!我看六朝时皇帝喜爱下棋,有围棋大小中正的官,有靠下棋得到太守官职的。假如星标生在那时,将会多么荣耀得志,不料竟无声无息身怀绝技而死去,这样说来,天下的事有际遇好有际遇不好,都像这下棋一样吧!哎,真可惜啊!星标有儿子名达源,能作诗,能画画,偏偏不会下棋,星标也不教他。
墓志铭道:上天帮助,出世不凡,因此骡子生下七天体力超过其母。唉!徐君星标天下少有,他能向弈秋借鉴高超的棋艺,坐稳下一盘棋消磨长昼。逝世的时候年六十九岁,我为作铭葬在高丘。天下棋艺一日不绝,他的高名一日不朽。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